担,让百姓休养生息。他命令 五品以上京官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每次接见这些官员,都要问到百姓的疾 苦和政事的得失。他还让朝廷官员广泛推荐贤才,广开言路,让朝臣知无不 言,言无不尽。严格实行租庸调税赋制度,减轻百姓负担和徭役,几年之间, 百姓都富裕起来了,安居乐业,世道太平。在贞观元年至四年的时候,全国 一年判处死刑的犯人仅29人;一斗米仅卖三钱;东至大海,南至五岭,全国 范围出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理想境界。当时出外旅行的人,可以不带 粮食,需要的时候,可以在道旁自取,那里有专供路人免费取用的粮食。这 样一来,民富国就强了,所以贞观年间,唐朝能做到四邻归服,疆界达到空 前宽广。 隋末唐初可说是个鲜明对比,引人深思,从中不难看出,国家怎样才能 富强。 不仅古代如此,近代和现代的中国也是这样。我们只需回忆一下抗日战 争的情况,就能明白这个道理。抗日战争到了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集中 主要力量用来对付抗日革命根据地,深沟高垒的囚笼政策,严密封锁根据地, 连续不断的大扫dàng,烧光、杀光、抢光,使根据地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灾难和 损失。而guó mín dǎng顽固派这时不但步步退让,消极抗日,还积极fǎn gòng,封锁根 据地,不断搞军事摩擦,配合日本帝国主义,妄图消灭抗日根据地。到了1941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面临空前的困难,根据地缩小,抗日军 民缺吃少穿。这时,中国共产党听取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的意见,在抗日根 据地实行精兵简政,推行民主政治,同时开展了广泛的大生产运动,动员抗 日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上至党主席,下至普通 的八路军士兵,都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朱总司令开荒,周副主席纺线,尽
人皆知,南泥湾精神更是闻名中外。就这样,经过根据地军民的努力奋斗, 重重因难被克服了,广大军民做到丰衣足食,抗日的力量大大增强,很快就 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反攻阶段。抗日战争的胜利,确实和实行精兵简政,开展 大生产运动分不开。这当然与古代帝王的爱惜民力,爱护百姓有所不同,但 其根本道理是一样的。实践证明,任何当政者,只有懂得爱护人民,对百姓 取之有度,用之合理,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国家才能强大无敌。 这里,有必要特别强调一下培植和积蓄民力的问题。可以说,只懂得合 理取用而不善于培植和积蓄民力,所能取得的必然有限,而且不能持久。我 们不禁想到最近20多年中国的历史。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只知 抓“革命”,实际不促生产,只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结果弄得全国人民生活十分困难,粮票、布票、ròu票、鸡蛋票、糖票等等, 票证的种类数不胜数,而整个国民经济也到了崩溃的边缘。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推行富民政策,仅仅几年时间,情况便大变了, ròu票、布票、粮票……,一一取消,人民群众不但解决了温饱,小康也不是 可望而不可即的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实践给我们提供了极其宝贵 的经验,启发我们不断深化改革,持续高速高效地发展经济,使我们的民力 和国力都能在较短时间内有较大增长,使我国早日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杀 士 [原文] 孙子曰:明爵禄而…… (以下为散简) ……杀士则士…… ……知之。知士可信,毋令人离之。必胜乃战,毋令人知之。当战毋忘 旁毋…… ……必审而行之。士死…… [译文] 孙膑说:要事先明确颁示赏赐官职的等级和财物的数量……要善于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