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西方的入侵(一)(第3/5页)  中华帝国的衰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冒险,投资到对日贸易中。船主们在皇冠拍卖会上热切地竞标,希望能获得一次领航出海的机会。日本商人甚至会把本钱交给葡萄牙人,让他们在广州代购生丝。因此,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大量资本涌入澳门。然而,1639年,这种贸易却突然陷入困境。

    日本的德川幕府收到消息,称西班牙正计划从马尼拉攻打他们。来自荷兰的新教顾问说服日本人,西班牙的帝国主义,是受到天主教使异教徒改宗皈依的狂热所驱使的。德川幕府已经遭到日本天主教皈依者们的警告。1637年,德川幕府下令禁止天主教后,本土的天主教徒们立刻在岛原市发动叛乱。政府最终以血流成河的代价,艰难地平息了这场叛乱。因此,日本政府决定驱逐国内所有的外籍天主教徒。结果,1639年,葡萄牙人被告知他们不仅丧失了特许贸易权,还要立刻离开长崎。

    澳门经济的衰退

    葡萄牙人决心要让日本人知道,他们并无参与西班牙人东亚帝国梦的计划。于是,他们派了一个大使团到日本,向日本政府证明葡萄牙人只对和平贸易感兴趣。然而,德川幕府已经下达了外人驱逐令。1640年,六十一位葡萄牙使节刚一抵达长崎,就被当作违反禁令的罪犯处死了。从那以后,荷兰人便成为唯一能与日本人进行贸易的欧洲人。而葡萄牙人则被迫放弃了他们的海外贸易。随着如此巨大的利润来源慢慢枯竭,澳门也逐渐失去昔日的商业荣光。尽管这里的商人又重新开始海峡贸易,随后将澳门变成一个鸦片出口港,但那些生意都无法弥补失去“广州—长崎”这条贸易线所带来的损失。

    尽管如此,对西方人c尤其是想由此进入中原的传教士们来说,澳门依然是个重要的。例如,利玛窦(1552—1610年)等的耶稣会士为了成为明c清宫廷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便在澳门学习文言文。这些天主教传教士大多都由衷地欣赏中国,并努力宣扬儒家伦理与基督教的兼容性,以便中国人接受他们的宗教。京城的士大夫们将其视为学者。站在北京的高度看待整个中国,耶稣会士们对中华文明热情洋溢的描述传回了欧洲。他们眼中的中国形象极大地影响了欧洲的启蒙运动。如魁奈和伏尔泰等哲学家坚持认为,这种遵循自然神论的英才教育制度,应该成为整个西方国家的典范。在向欧洲传递这类关于中国的信息的过程中,澳门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这一文化功能还是难以弥补葡萄牙人被驱逐出日本后,城市经受的物质损失。因此,澳门昔日的繁华,也只能在记忆中搜寻了。

    荷兰人的挑战

    随着葡萄牙人在亚洲地位的衰落,荷兰人气运渐隆。16世纪晚期荷兰与西班牙交战期间,荷兰商人转向了亚洲贸易。1580年后,西班牙兼并葡萄牙后,葡萄牙人对香料的垄断让荷兰人越来越焦躁不安。1594年,他们被完全驱逐出里斯本香料市场。早已因航海技术闻名于世的荷兰人,于1600年组建了联合东印度公司,挑战葡萄牙人在亚洲海域的统治地位。作为一个股份有限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比葡萄牙人更倾向于追求利润。此外,荷兰人也不愿与他人分享亚洲的海外贸易。他们决定抵达并征服香料群岛。一旦实现该目标,荷兰人就要实行殖民统治,从葡萄牙商船造访的沿岸开始,深入到群岛内陆。而葡萄牙船只,则仅造访过沿海地带而已。到1619年,荷兰人开始在爪哇岛建立殖民地,并将公司总部建立在巴达维亚104。鉴于阿尔布克尔克公爵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建立了海上要塞,扬·科恩也一手创建了荷兰的东南亚霸业。他和他的继承者们煽动一个本地的王子同另一位王子交战。最终,荷兰完全征服印度尼西亚群岛。它对该地的殖民统治,也一直持续到了二战结束。

    1633年至1639年间,德川幕府下达驱逐令后,荷兰是唯一能合法地与日本进行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