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活动的欧洲国家。他们希望通过日本,与中国建立起贸易关系。台湾很快引起了他们的注意。1634年,荷兰人在台湾岛最南端建起一座堡垒和一座名为热兰遮城的港口。当时被台湾原住民把持的贸易转运站曾试图在厦门有组织地与福建人进行贸易。然而,满洲人对中原的征服中断了这种常规的贸易往来。满洲人的一路南下,迫使忠于明朝的人和海盗头子“国姓爷”离开大陆,逃难到台湾。“国姓爷”将荷兰人赶出热兰遮城后,把这座岛屿变成了自己的基地。不久之后,荷兰人转投新建立的清王朝,携手对抗这一共同的敌人。他们提供船只,协助清廷剿灭“国姓爷”在台湾的政权。因此,荷兰人试探性地提出一项协议,希望能获得在厦门的贸易特权,作为其提供军事援助的交换条件。但由于一系列误解和不幸事件,该联盟未能实现。清政府最终还是打败了郑氏海军,于1683年统一台湾。然而,他们坚决不给荷兰人扩大贸易的特权,反而强迫他们按中国的朝贡体系,照朝鲜或南亚各附庸国的方式,派遣使者到北京朝觐。尽管荷兰人在这方面的外交上做得非常成功,他们还是未能像英国人在广州一样,与清朝建立起广泛而持久的贸易关系。
英国东印度公司
英国的海军霸权是从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和约翰·霍金斯爵士的私掠船活动发展起来的。不过,其主要动力还是源自各大商人为夺取伊丽莎白女王手中的贸易专卖权而进行的争斗。强大的伦敦商业探险公司在荷兰战争期间失去安特卫普105,并于1597年被赶出德意志帝国后,英国人越来越嫉妒荷兰人在商业上的成功。1599年12月31日,伦敦的商人收到伊丽莎白女王颁布的皇家特许状,得到了东印度所有贸易的垄断权。两百一十八名商人在这次风险投机中总共投资七万两千英镑,并压根不知道他们的东印度公司终将成为一个国中之国,以一个殖民公司的身份统治整个印度。当时,他们的目标只是与荷兰人竞争,打破葡萄牙人对香料的垄断而已。
起初,荷兰新教徒和英国人联手对付葡萄牙天主教徒。然而,各自的贸易利益很快瓦解了这一联盟。1623年,英国在亚洲的骄傲和利润都遭到致命一击。同年,苏门答腊岛附近的安波那岛上,荷兰军队大肆屠杀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此处的代理商人,并封锁了英国通往香料群岛之路。东印度公司强烈要求英国政府为其复仇。但詹姆斯一世因跟荷兰人缔结军事联盟,所以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东印度公司对英王专卖特许权的依赖让他们极易受到国内外竞争对手的攻击。英国内战期间,东印度公司暂时得到了克伦威尔的庇护,但其他嫉妒这些伦敦冒险商人的公司,一直试图在亚洲贸易上分一杯羹。有时,甚至有两家公司同时跟东印度公司竞争,每一家都要求独享专卖权。但1660年后,多亏英王查理二世的支持,原东印度公司的地位才得以稳固。事实上,斯图亚特王朝的这位君主于1661年娶了葡萄牙布拉干萨皇室的凯瑟琳公主后,就获得了这位葡萄牙公主包括孟买在内的所有嫁妆。如此一来,东印度公司也得到了印度最好的港口。
此时,鉴于荷兰人将英国人都赶出了印度尼西亚,所以印度成了东印度公司的主要供货地。东印度公司位于孟买北部苏拉特的工厂,为其装备船只前往中国进行投机生意提供了便利。然而,直到1685年,中英之间的贸易关系依然极不稳定。因为澳门人为驱逐竞争者贿赂广州的海关官员,所以广州成了第一个不再对英国人开放的海港。106东印度公司在其他口岸(比如厦门或宁波)的代理处,运营也得依赖贿赂港口官员的程度而定。因为和明朝一样,满洲人也决定通过封锁海岸和禁止海外贸易的方式来消灭海盗。英国的船舰每次出现在中国港口,都会立刻被判定为走私。若想继续贸易,他们就得贿赂地方官员,以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