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五章,如来藏妙真六入(第1/2页)  心经的故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佛说,阿难,为什么说六入是如来藏妙真如的性,阿难,因为眼睛因为瞪发而劳,这个目和劳,都是菩提。因为瞪而发劳相,所以在明暗中生二种妄尘,见发生在其中,见吸收这种尘象,名见性。这个见如果离开明暗二尘则没有体性。佛说,阿难,你应该要知道这个见不是因为有明暗而来,也不是从根(眼、耳、鼻、舌诸根)中来,这个见不是从空中生。为什么呢,如果这个见是因为明而来,那么暗的时候见即会灭,见应该不能见暗。如果这个见从暗中来,应该不能见明。如果这个见从根中生,必定没有明暗。这个见精本无自性,如果是从空出,那么这个见可以看见尘像也应该看见你的根。又如果是空在见,这个见和你又有什么关系。所以你们应该知道眼如虚妄,见不是因缘的东西,也不是自然的东西。佛说,阿难,譬如有人用二个手指紧紧塞住二个耳朵,耳根因为劳故,头中就有声音,这是耳和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为耳朵因为动静二种妄尘,发起闻在其中,这个闻离开动静二种尘,毕竟没有体。佛说,阿难,应该知道这个闻,不是因为动静而来,也不是从根出,也不是从空中而生。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从静中来,动的时候应该没有闻,应该闻不到动。如果从动中来,闻在静中则随灭。应该不能觉静。如果从根中生,必定不需要动静。这个闻体本无自性,如果从空中来,它又关你什么事情,所以你们应该知道,耳入虚空,耳朵的闻性不是因缘的东西,也不是自然的东西。佛说,阿难,譬如有人急抽鼻子,抽久成劳,所以在鼻子中有冷的触觉,因为这个触可以分别鼻子通塞虚实,如是乃至鼻子可以闻到诸香气、臭气。鼻子和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而在其中有通塞二种尘,但是它毕竟无体,所以你们应该知道,这个闻不是因为通塞而有,也不是从根中出,不是从空中生。为什么呢,如果是从通中来,塞的时候闻则灭,怎么知道是塞了。如果因为是塞而有闻,通的时候应该没有闻,为什么可以闻到香气和臭气。如果是从根中来,一定没有通塞的必要。如是闻机,本无自性。如果这个闻从空出,这个闻一定可以回嗅你的鼻子,又是空有闻,它关你什么事情,所以你们可以知道鼻子入虚空,不是因缘的东西,也不是自然性。佛说,譬如有人用舌头舔吻,多舔吻令疲劳,如果这个人有病,则会有苦味,如果无病的人,会有微甜的触,因为甜和苦示现在舌根,不动的时候,淡味也常常在,这舌和劳都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为甜、苦、淡的妄尘,发出居住在舌头中,吸收这个尘像,名知道味性。这些知味的性,离开甜、苦、淡的尘,毕竟无体。所以阿难,你们应该知道,如是尝苦淡的知性,不是从甜苦中来,也不是因为淡味生出,不是从根出,也不是从空中生。为什么呢,如果它是从甜味而有舌性,那么淡味则灭。如果从淡生出舌性,那么甜的知味则灭,为什么它又可以知道甜苦二相。如果它是从舌头生,那么一定没有甜淡苦的尘相,所以知道这个味根,本来没有自性,如果它是从空中出,虚空自己的味道,不是你的口知道,又空知道的事情关你什么事,所以你们应该知道,舌入虚妄,本不是因缘的东西,也不是自然的性。佛说,阿难,譬如有一个人以一个冷手触热手,如果冷的势力多,热的人觉得手很冷。如果热的势力多,冷手会觉得热。如此以这个和合觉的触,这个身和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为离开和合二种妄尘,发出这个觉在其中,吸取这个尘像,名知觉性。这个知觉的体,离开这些和合不能存在,它违顺这二种尘,毕竟无体。佛说,阿难,你们应该知道这个觉不是从离合而来,不是因为违顺而有,不是从根中出,不是空中有,为什么呢,如果这个觉知从和而来,离开和合应该灭。违顺二相也是这样。如果从根出,必定没有离合违顺四相,你的身就可以知道,这个觉知没有自性。如果这个觉知必定是空中出,空自己的觉知关你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