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那日在地宫配合他哄刘氏起,她懵懂间对薛讷有了几分不同往日的情愫。但她心知肚明,他心中另有所爱,待案情完结,便会带她去见,作为挚友,唯有诚心实意地祝福,才能留存住他们多年的友情。可人就是这样,明知不可得,却难以压抑心思,樊宁恨自己的贪心,百般自责中红了眼眶,纠结半晌,直至三更天才迷迷糊糊睡着了。
翌日清早,樊宁与薛讷用了早饭后,策马赶往洛阳城东南处的龙门。已有不少应征的法曹在此等候,薛讷本想站在队尾,却被那眼尖的洛洲司法瞧见,招呼着他上前来:“薛御史!来来来,你可是太子殿下亲自推荐,快快上前来!”
薛讷性子淡然,本就不爱理会无关紧要的事,此时被那司法拉着上前,双眼却紧盯着不远处的龙门山,只见个别石窟被贴了封条,其余数个却还是照常开凿中,近千名工匠被腕粗的麻绳吊着,勤恳作业,在这座坚硬的石山上雕刻出近十万尊佛像。
薛讷后退几步,站在了伊河边上,以便自己看得更清晰,只见那些贴了封条的石窟里黢黑一片,甚至外窟壁上也燎出了几片黑灰来。这龙门山的石质坚硬,与石灰相似,本身不易点燃,能够烧成这样,可见当时火势之盛。
河边的榫卯路上驶来一辆马车,远远停下,几个差役模样之人带着趔趔趄趄的几个工匠从上走下来,薛讷见那几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烧伤,有的在脖颈处,有的在双手,还有的则是毁了容颜,应当就是在火灾中幸存的匠人。
那司法对众人道:“各位同僚,人证来了。昨晚各位应当皆已看过了卷宗,有何疑窦各位可逐个发问,他们必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否则便会依律法受到惩罚。”
一名来自江南道的法曹率先问道:“敢问彼时从何处起火?”
几位工匠互相看看对方,最终选出一名年长者回应道:“彼时我们正在窟里给佛像描金身,火是忽然起来的,唰的一声,便烧着了我们的衣衫,我们挣扎着向洞外跑,身上着着烈火,足下就是深渊,上面拉绳的士兵们看到,焦急放我们下去,但有的人被烧断了绳子,没被烧死竟是摔死了……”
“在场真的没有看到什么可疑之人吗?”胡人法曹用生硬的官话发问。
“我们都是一个村子的,就住在龙门山附近,世代修佛像,已经有数百年了……近千名工匠中唯有不到一百人,是从其他地方选来的,但也都是本本分分的手艺人,修了多年佛像了。各位若是不信,可以问这边的这位官爷……”说着指了指站在一旁的洛阳司法。
洛阳司法见话头又回到自己这里,对众人解释道:“他们说的不错,本官已经调查过了,更何况,失火的几个洞窟皆是由附近村落的匠人修建的,并无任何可疑之人。因为天皇天后重视,此处里外里有三道关卡,一般人是根本不可能进来的。”
“这便奇了,若你说既不是内人作案,又没有可疑的外人,难道真是佛祖发怒,降下业火吗?”
听了匠人的证词,众法曹只觉更加混沌,不禁有些气恼,斥责之声不绝于耳。那洛阳司法早就知道此案难断,若非异常棘手,天皇天后又怎会下此重赏呢?话虽如此,但众怒难平,这司法见众人中唯有薛讷不语,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似的,问道:“薛御史,薛御史你是太子殿下亲自推荐,自然别有见解,可还有什么疑窦要问他们吗?”
薛讷抬眼看看右手边石山上高高的洞窟,又看看眼前一身伤痕的工匠,拱手对那司法道:“薛某想上那三个洞窟看看,不知可否如愿?”
所有人都没想到,薛讷竟会提出这个要求,连那司法也怔了一瞬,方磕巴回道:“啊,倒不是不可以,只是……”
“那便有劳了”,薛讷一心想着案子,根本顾不得其他争执,高声招呼山顶上的士兵扔下粗绳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