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龙门业火(第6/7页)  永徽迷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等下”,樊宁上前,按住了薛讷的手,低声道,“主官不便,还是让下官上去吧,需要留神些什么,你只管告诉我。”

    “怎么可能让你上去”,薛讷在身侧两名士兵的帮助下将绳索紧紧系在腰间,对樊宁一笑,“我说过,有我在,不会让你涉险的。”

    说罢,薛讷招招手,示意那几名士兵将他向上拉。隆冬时节,此地依山涉水,风力遒劲,即便薛讷身修八尺,在这巨大的石山面前也只是沧海一粟。樊宁看他被逐渐拉升至失火的洞窟处,一颗心七上八下,满是说不出的挂怀。

    身后有人悄然议论道:“这便是薛仁贵将军的长子?怎的不随薛将军征高丽,在这断什么案啊?”

    “你瞧他生得细皮白肉,只怕连弓都拉不动,看模样,平日里也是个坊间里混姑娘堆长大的,四处走着拿花掐果,这样的人若是上了战场,我们大唐不早就完了吗……”

    樊宁蓦然一回头,看着那两个胡言乱语之人,才想开口骂,却听人群中传来一男子大笑之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薛御史将门之后,放着在军中平步青云的机会不要,投身于明法,应当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我们不妨且等且看。”

    樊宁循声望去,只见发声的乃是一书生模样之人,与薛讷年纪相若,生得细皮白肉,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与这些风餐露宿的法曹对比十分明显。樊宁对他起了几分疑窦,出声问道:“你是何人?”

    那人不回话,抬手指指上方道:“不说这个,先看看你家主官能否顺利入窟罢。”

    书生的话虽未直接反驳那些嘲笑薛讷的言论,却成功让人群安静下来。樊宁不再计较,抬眼望去,只见龙门山顶处,三名士兵正铆足了劲将绳索一下下拉起,腕粗的麻绳在悬崖边上摩擦着,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簌簌声,且越往高处,横风越大,薛讷虽绑紧了腰身,却仍被风吹得左摇右晃,连连打转,好几次险些与石壁相撞。

    好容易被吊到了石窟洞口,薛讷探出长腿想要迈步进入窟中,可惜仍距那洞口始终有些距离,无法如愿。樊宁看得干着急,只恨方才上去的不是自己,高声喊道:“大傻子!悠啊!悠过去!”

    这些四面来的法曹怎能料到如此儒雅倜傥的钦差御史有个如此滑稽的诨名,皆哄然大笑,也跟着喊起“大傻子”来。樊宁自悔失言,红着脸喊道:“去!我家主官的绰号岂是你们这起子人能叫的!还不住嘴!”

    足下之地迸发出轰然笑声,薛讷却无心细究发生了什么。看到案发现场这一刻,薛讷眼中的世界仿佛忽然放慢了数倍,风不再横吹,绳子也停止了晃动,连下面吵闹的人群声,也消失不见了。

    薛讷看准眼前的洞窟,铆足气力,向后一荡身子,如同雄鹰俯冲般朝洞窟冲去,安然落在了地面上。四下里腾起一阵烟尘,薛讷掸掸周身的灰,抬眼张望,只见约莫一丈见方的洞穴内,雕刻着一尊主佛像与数十个大大小小不同的罗汉,主佛像的金身已彩绘了一半,却因失火熏得隐隐发黑。薛讷双手合十行一礼,复四下查看,只见佛像脚下倾斜着三五只竹桶,里面调和着各色颜料,从数量上看,以黄色和白色最多,想来是为了调和成接近皮肤的颜色。薛讷拿手沾了沾地上残存的部分颜料,黄色略微刺鼻,白色的虽然没有气味,放在唇边却有一股咸苦味。

    薛讷起身再向周边环视,窟口处吊着的两只竹桶立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薛讷走到竹桶边,只见桶中还剩些许黏稠液体,他用手指揩了一下放至鼻翼下,闻得一股臭鸡蛋味,再闻则还有几分花香,应是蛋清与蜂蜜的混合物,用来将颜料粉调和成漆,使其能附着于石雕的佛像表面。竹筒下的地面上横着许多焦炭状物,未完全烧尽的地方残留着土黄色的纤维,想来应当是装颜料粉的布袋了。

    从洞窟上满满的熏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