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博李淑媛高兴,庞卓武带这一家人前往省城长沙居住。那是1933年的盛夏,为了避开白天的烈日,他们晚上动身。那个晴朗的夜晚,庞卓武带着李淑媛和周太暄c周鼎勋兄弟俩登上了一条木船,木船很好看,船上还有一个带飞檐的精致小木屋。
船开不久,周太暄从木屋里出来,他坐在船头,沉醉在夜色里。天空悬着一轮明月,数不清的星星点缀在黑蓝色的夜空眨着明亮的眼睛,时而飘过一层薄雾,朦胧的天空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感觉。静静的河上,借着月光可以看到无数的荷花,圆圆的荷叶铺在河面,雪白的荷花静静地绽放。一些宽大的荷叶上还蹲着青蛙,它们瞪着双眼望着月亮“呱呱”地叫着,青蛙响亮的叫声配上虫儿发出的悉悉索索的声响,听起来就像一个庞大的乐队在演奏。
李淑媛改嫁庞卓武后,周太暄带着弟弟周鼎勋和僵持数日,最终还是归顺了。但是有两个条件:第一,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第二,称庞卓武为叔叔。
对于省城,周太暄抱有很多的憧憬,说他要去的那所孔道小学是省城最好的小学,周太暄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当年韩信可以忍胯下之辱,为了读书周太暄准备忍人之不能忍。
到省城安顿好后,庞卓武带周太暄去孔道小学参加入学考试,考国文c算术c自然三门。国文考作文,看了周太暄的作文,主考老师对庞卓武说:“不要再考了,这孩子能写出这样的作文,简直是个天才!”
老师的夸奖令庞卓武非常开心,他虽然没有进过学校,但对读书人有一种特殊的敬畏,他看得出周太暄必有作为,便有心培养他,也许将来可以托付自己的家业。他不仅供周太暄读书c生活,还有意带他出入一些社交场合,让周太暄长见识,可他没想到这却加深了他和养子的隔阂。
一次庞卓武宴请省城的一位高官,他带上了周太暄。宴席选在省城最豪华的大酒店。酒店富丽堂皇,与外面好像是两个世界。为了讨好贵客,庞卓武要了一大桌子山珍海味,到酒席结束,那些美味佳肴没有动几口就被当成泔水扔掉。
周太暄第一次看到人间还有如此奢华的宴席,这让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的生父,想起与生父一起艰难的日子。他想起了堂兄周华轩的话,“这是个吃人的社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人花天酒地,穷人终日劳作还吃不饱穿不暖。一定要革命,推翻这个罪恶的社会,建立一个人人平等,人人靠劳动吃饭的世界!”他认定庞卓武属于那个吃人的阶级,是自己的阶级敌人。
离开饭店时,一群小乞丐围上来,庞卓武厌恶地驱赶:“滚开,滚开!”
一个小乞丐抱住庞卓武的腿不放,庞卓武挥起文明棍就要打,周太暄抓住了文明棍,他怒斥庞卓武:“不给钱就罢了,为什么打他?!”
周太暄眼中射出的怒火和仇恨让庞卓武吃了一惊,他意识到这个孩子永远不可能属于自己,自己在他身上的努力是徒劳的。从此庞卓武很少搭理周太暄,周太暄也不理庞卓武,二人陌如路人连招呼都很少打。在省城待了不到半年,庞卓武就带着一家人回到夏家湾,周太暄从孔道小学转到位于花楼镇的靳江高小。
靳江高小是县城仅有的三所高小之一,教学水平非常高,思想异常活跃。校长杨进行是忠实的国家主义派,国文老师杨浴淮是个老党员。他们都在中传播自己的主张,这让周太暄很困惑,也让他开始了独立思考。
一次杨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讲国家主义。他说:“国家主义主张全民利益。原则上,国家主义不反对专业官僚治理国政,但反对那种坏的腐败的官僚统治,官僚主义片面维护官僚阶级的利益,使官僚由国家工具异化为国家的唯一主宰,破坏了全民利益。
国家主义承认资本主义甚至维护资本利益,但是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