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日本侵略军进攻距北平120公里的古北口镇。3月8日,时任17军25师73旅146团参谋长的韩梅村,奉国民政府军事会北平分会之命,从集中地密云出发增援古北口。
韩梅村为黄埔三期学员,1926年5月毕业,正值国民革命军准备北伐,他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三师七团中尉排长。在第一军,他受到军党c师党鲁易和团党蒋先云等党人的教诲,北伐战争中屡立战功,被升任为连长。1927年至1930年,韩梅村转入南京中央军校,任军官研究班第二队少校区队长。
1933年3月9日,25师师长关麟征率部于深夜赶到古北口。部队立足未稳,王以哲便命令关麟征接替张建柜的112师防守任务。
关麟征坚决不同意:“部队连夜行军十分疲劳,且弹药c给养未跟上,古北口地形不熟悉。我25师暂时在112师后布防,防守第二线阵地。”
王以哲王见关麟征态度坚决,只好勉强同意。
关麟征当即作如下部署:命戴安澜团长,率73旅145团,布防右自龙儿峡,经将军楼后面高地,至古北口南关之线;命梁恺团长和韩梅村带146团(缺一个营)占领南关西南高地至西河镇东端高地之线;命75旅以一个营占领西河镇及其右侧高地,以一个营在龙儿峪右侧向羊子路警戒,负责全师的右侧安全;其余为预备队,隐蔽于古北口东关后侧皇道甸附近,师直属部队位于东关,师指挥所设在在古北口南关街关帝庙。
接到命令,韩梅村同梁恺团长带着两个营(一个营留作旅预备队)于十日凌晨占领了上述阵地,构筑防御工事。由于古北口周围多是石山,构筑工事十分困难,士兵们只好搬来石块作掩护。
十日上午七时左右,韩梅村同梁恺团长到长城上视察前沿阵地,韩梅村对梁说:“这里的确是天险,长城又高又厚,前沿都是悬岩深谷,敌人很难接近,只要坚守住关口,敌人决不能飞越长城。古人说一夫当关万人莫敌是有道理的。虽说现在我们的敌人有飞机大炮,但总要步兵占领。”
梁恺有些担忧:“飞机大炮轰不垮这又高又厚的长城,问题是关口不属于我团防守范围,我团两个营的兵力,只能保住本阵地,如果关口有失就难办了。”
韩梅村说:“师旅都有预备队,而且也都控制在关口附近,可能不会出问题。为了慎重起见,我建议将我团左翼抽出两个连控制在右后,以防右侧出事。”
梁恺采纳了韩梅村的意见。
日军第八师团的一个旅团及附属特种兵约七千多人侵占北平后,经平古公路克什营向古北口进犯。三月九日迫近古北口北街。自十日上午起,飞机不断飞临古北口及其两侧上空侦察,扫射,轰炸,张关两师均有伤亡。
就在这天,王以哲借故离开了古北口,并令张建柜师留下一个团防守古北口及北关街和北关口右侧长城上的将军楼,前线交关麟征指挥。东北军其余部队撤退到西河镇,这时张学良已被迫下野去上海,准备出国,东北军将领已无心思抗战。
十一日凌晨,敌飞机大炮向古北口北街c北关口c长城上的将军楼狂轰滥炸。上午九时左右,敌人坦克车掩护步兵侵占了北关街,接着北关口沦陷。敌人攻进北关口后,开始攻击南关口,另一路爬上长城,攻占了将军楼。
将军楼失守,杜聿明旅受威胁,关麟征十分紧张,他亲自跑到149团,带着149团前往右翼作战,战斗中他负了轻伤。
关麟征负伤后,被抬回师指挥所,他电请何应钦任杜聿明为副师长,师长职务,任梁恺为七十三旅旅长。何应钦接受了关麟征的请求。
临危受命,梁恺问韩梅村:“强敌就在我们面前,我们该如何应对?”
韩梅村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