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苏秦“合纵”六国以后,把六国的联合声明抄写一份,派人送给秦国。秦国边境官吏转送到秦惠文王面前。
惠文王看后,大吃一惊,对相国公孙衍说:“如果六国联合起来,我称霸就没有希望了!一定要筹画出一条计策,破坏六国的合约,才能够成就大事。”
公孙衍说:“首先倡导联合的是赵国。大王可以派兵讨伐赵国,看哪一个国家先来救赵,就移师征伐那个国家。这样一来,诸侯们就会害怕,联合不攻自破。”
这时张仪在一旁,并不想征伐赵国,有负苏秦的恩德,就进言说:“六国刚刚联合,难以立即离间。秦军如果征伐赵国,韩国出兵宜阳、楚国出兵武关、魏国出兵河外,齐兵渡过清河,燕国再起兵助战,秦军忙于阻击,应接不暇,哪有时间再攻别的国家?离秦国最近的国家是魏国,最远的是北方的燕国,大王可以派使者拿着贵重的礼品去和魏国讲和,使各国产生怀疑之心,再和燕太子通婚,这样一来,‘合纵’的计划就会破产。”
惠文王以为他说得对,便答应归还襄陵等七座城给魏国,两国讲和。
魏国也派人回报秦王的聘礼,并把女儿嫁给秦太子。
赵王听到了这个消息,把苏秦叫来,责备他说:“您极力倡导六国联合,一同抵抗秦国,现在还没到一年,魏国、燕国两个国家都和秦国结为友好,联合已经不足以依仗了!假如秦国突然派兵侵略赵国,还能指望魏、燕两国救援吗?”
苏秦诚惶诚恐,向赵王请求:“请大王允许我出使燕国。苏秦离开赵国,来到燕国,燕易王拜他为相国。”
此时易王刚即位不久,齐宣王乘其国丧期间攻伐燕国,占领了十座城。易王对苏秦说:“先王听从您的意见,与六国和好。现在先王的尸骨未寒,齐国大兵压境,抢走十座城,在洹水发的盟誓难道都忘了吗?”
苏秦回答:“请让我做使者到齐国去,一定为您要回十座城池。”燕易王点头答应。
苏秦来到齐国,面见齐宣王说:“燕王是大王您的盟友,又是秦王的爱婿。大王贪图燕国十城的利益,不仅使燕国怨恨齐国,秦国也一样对齐国不满。得到十座城却招来两个国家的怨恨,并非良计。大王不如听从我的建议,把十座城归还燕国,使燕、秦两国高兴。齐国得与这两个国家和好,号令天下就不是难事了。”
齐宣王十分高兴地采纳了他的意见,把十座城还给燕国。
燕易王的母亲文夫人,早就羡慕苏秦的才能,派左右的人召苏秦入后官之中,与他私通。易王知道后也没有说什么。
苏秦对此十分害怕,便千方百计与燕相国子之结为好友,并做了儿女亲家。又让自己的弟弟苏代、苏厉和子之结为兄弟,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燕夫人屡次召见苏秦,他更加害怕,不敢前往,便劝说燕王:“燕国和齐国,早晚要互相兼并。我愿意为大王去齐国进行反间活动。”
易王问:“怎么叫反间?”
苏秦回答:“我假装得罪燕国,逃到齐国,齐王一定重用我。我从中破坏齐国的朝政,帮助燕国。”
易王答应了,就收回他的相印,苏秦跑到了齐国。
齐宣王看重他的声名,让他做了客卿。苏秦便借机用狩猎,声色等濡染宣王。宣王爱钱,苏秦便建议加重赋税,横征暴敛;宣王好色,苏秦便为他四处选拔宫女。齐宣王对此一点也不明白,相国田婴、客卿孟轲极力劝说,他丝毫也听不进去。宣王死后,他儿子湣王地继位,刚开始时还勤于朝政,娶秦王的女儿为王后,封田婴为薛公,号靖郭君,苏秦仍为客卿。
再说张仪听说苏秦离开赵国,知道合纵之约一定要瓦解,就不还给魏国襄陵七邑的地方。
魏襄王大怒,派人到秦国索要。秦惠王命公子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