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将,张仪为副将,带领大兵伐魏,很快就攻下蒲阳。张仪建议秦王,再把蒲阳还给魏国,又派公子繇作为人质到魏国,与魏国和好。
秦王同意他的意见,张仪亲自送公子繇到魏国。
魏襄王为此感谢秦王,张仪说:“秦王对魏国特别好,攻下城池却不占有,又派人质到魏国来。魏国决不能对秦国无礼,应该策划如何感谢秦国。”
襄王问道:“怎样感谢呢?”
张仪回答:“除了土地以外,秦国什么都不想要。大王如果能割地感谢秦国,秦国必然加倍爱护魏国。假如秦国与魏国联合起来对付各诸侯国,大王从别的国家得到的补偿定比现在献给秦国的多十倍。”
襄王被他的话所迷惑,便献出少梁的土地来感谢秦国,并且不敢接受秦国的人质。秦王十分高兴,便罢免了公孙衍,任用张仪为相国。
这时楚威王已经死了,他儿子熊槐继位,这就是楚怀王。张仪便派人送信给怀王,要接回自己的妻儿,并且申明从前偷璧的冤枉。楚怀王当面责备昭阳说:“张仪是贤士,您为什么不向先王推荐他,却逼迫他以至于被秦王重用?”
昭阳默然无语,深感惭愧,回家后发病而死。
怀王对张仪为秦所用感到惧怕,重新主张实行苏秦的合纵之约,连结诸侯各国。但此时苏秦已离开燕国到了齐国。张仪便请秦王允许他辞去相国职位去魏国。
惠文王不解地问:“您为什么要舍弃秦国去魏国?”
张仪回答:“六国诸侯沉溺于苏秦的合纵之约,难以很快解除联盟。我如果能得以执掌魏国的权柄,使魏国率先服从秦国,为诸侯做个榜样。”惠文王答应了他的请求。
张仪来到魏国,果然被任命为相国。他便劝说襄王:“大梁南面与楚国接壤,北面与赵国为邻,东面挨着齐国,西面与韩国相连,又没有山川险阻可以倚仗,难免会被人侵略分割。所以如果不服从秦国,魏国就难保平安。”魏襄王计议未定。
张仪偷偷派人叫秦军征伐魏国,把魏军打得大败,占领了曲沃。有一首诗写道:仕齐却为燕邦去,相魏翻因秦国来。虽则从横分两路,一般反复小人才。
襄王大怒,更加不肯服从秦国,商量合纵之事,仍推举楚怀王为“纵约长”。因此苏秦更为齐国所重视。
这时齐相国田婴因病而死,他的儿子田文,接替父位为薛公,号称孟尝君。田婴共有儿子四十多人,田文是身份低贱的小妾所生,因为生于五月五日,刚生下来,田婴告戒小妾扔掉他不要养育。小妾不忍抛弃,私下扶养。
等到他五岁时才引他见父亲。田婴已为小妾违背他的话怒气冲冲,田文却向父亲磕头问道:“父亲为什么要抛弃我呢?”
田婴回答:“世人相传五月五日是凶日,该日出生的儿子长大后与门一样高,对父母不利。”
田文回答:“人生是由上天决定的,难道是由门来决定的吗?如果真的由门来决定命运,为什么不把它加高呢?”
田婴难以回答,心中暗暗称奇。田文长到十岁时,就能接应宾客,宾客也都愿意和他交往,替他扬名。诸侯的使者到了齐国,都要求见田文。
因此田婴认为他有贤能,立他为嫡子,继承薛公的爵位,号称孟尝君。孟尝君继承父位以后,修建许多馆舍,用来招揽天下之士。凡是士人来投奔的,不问贤愚,没有不收留的。天下四处逃亡的有罪之人都投奔他。孟尝君虽然身为薛公,但饮食和众宾客完全一样。
一天,招待客人吃夜宵,有人挡住光亮。一位客人怀疑有两种饭菜,扔掉筷子要走。田文站起来,自己端着饭上前对比,果然一样。那个客人叹息道:“孟尝君如此诚心待士,我却怀疑他,我真是个卑鄙的小人!还有什么面目呆在他的门下?”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