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正一点点地在流失。
第三道菜叫做“忆江南”——就是俗称的红豆猪手汤。红豆与猪手是常见的食材,但用红豆做成菜,这本身就很难得。其实这道菜在江浙一带很普遍,但要煎熬出滋味,还非得下番功夫。
以上三道菜统称“开味菜”。
从第一道菜起,韩雅莉就常常打着李朝东的旗号,多占多吃,弄得骆苏红不住地大呼小叫着,韩雅莉说:“这是给我哥留的,那是给我哥留的,我哥就爱吃这菜了。”可一到她碗里,都一粒不剩地进了她的口里。气得骆苏红说:“吃饱没有,出去跑两圈再回来!”韩雅莉说:“味道好,我帮我哥吃了。”
听到韩雅莉说的话,大家都觉得很奇怪,讲课的人到底是谁,怎么还带来一个不讲理的妹妹呢?骆总就这么谦让于她?他们真心希望骆苏红跟韩雅莉发生争执,这样,大家都可以在骆总的面前有个好的表现。希望只是希望,事实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姜太太向越秀春一招手,越秀春就立即来到跟前,姜太太说:“上菜!”
于是,越秀春向送餐人员一挥手,十道菜就一起送到十一张桌面上。韩雅莉一看,呆了:这么多好吃的,还有许多自己都叫不上名字的菜,还让人吃不吃啊。
送餐人员下去后,越秀春说:“上主菜!”
于是一批精干的男子登场了,他们在过道上先来了一番跑跳腾翻的动作后,非常夸张地用传递的方式,将坛子给送到每一桌上。
姜太太把自己这桌的坛子给揭开,李朝东不看,他只闻了闻,就知道是什么菜了。
姜太太说:“大家都动筷子吧。”
骆苏红吃了一口主菜后,说了声:“呀,真好吃!”
不知是故意的还是真实的,反正此时所有的人都齐声说:“呀,真好吃!”
姜太太就笑了,赵妈妈笑了,姜升泰笑了,李朝东也笑了,所有的人都一起会心地笑了。
门外进来一人,大大方方地说:“感谢大英雄为此菜正名!”
宋惠英和李朝东都异口同声惊讶地说:“小鸭子!”
原来在车上,姜太太听到鸭声一片的故事后,就给姜小鸭打了电话,让他火速到梅岭宾馆来做清蒸鸭子。这就是厨房推迟用餐的真正原因。
姜小鸭根据李朝东的特点,专门设计了三个开味菜、一个主菜、十道大菜。冷盘:青城山老腊肉、三黄鸡、拌三鲜,小炒:老妈土豆泥、蒜蓉空心菜,热菜:烤鹌鹑、藿香鲫鱼、鸭脖回锅、姜汁鸭、江安鱼、火爆鸭肝、萝卜苗芋儿糊、开水白菜,蒸菜:清蒸武昌鱼、粉蒸肉,汤菜:香菇炖鸭、排骨玉米汤、鸡枞鸽子汤。
还是象在大邑用餐一样,裴佳佳的主要工作是喂李朝东,这没有任何人有任何的异议,虽然裴佳佳一身的休闲装,但明眼人还是能够直接判断出其身份就是一名陪护人员。但宋惠英偶尔也习惯性地给李朝东喂饭菜,这就让不知底细的人有点诧异了。宋惠英,大家都知道,可他怎么就有资格享受宋惠英给予的待遇呢?迷团迅速地在众人面前被无限放大。特别是几个一直在宋惠英面前自我表现良好、自我感觉特棒的男士更是难以接受,于是猜测、疑团、推理、愤怒的议论就悄悄地开始在餐桌上流行起来了。
国人皆知“无酒不成席”,酒,对于川人而言,犹如自身的毛发,再熟悉不过了。说起川中美酒,成都人可以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上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那传说中的古蜀国蚕丛、鱼凫时代,下可到近些年在广汉三星堆古蜀都遗址的发现,洋洋洒洒,无不彰显成都人的自豪。要说起品牌,那就得坐稳了,川人可以用火车皮给你装来整整三车皮:秦汉时期的甘酒、清醇酒、酴糜酒、郫筒酒、清酒、旨酒等,唐时的剑南之烧春、生春酒等,明代的泸州老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