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回 京城繁华须尽欢 月下吴刚追嫦娥(第5/11页)  谁家杨柳暗飞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位是小女儿阮歌。歌儿,还不快给柳公子行礼。”阮歌目视柳迢青,忽地含羞一笑,尽显女儿态,而后屈膝行礼。柳迢青也拱手还礼。白玉桐在一旁看二人眉来眼去,甚是好气。阮夫人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又把阮亭身边的少女介绍给众人,原来这就是阮亭待过门的妻子沐叶昔,也是名门闺秀,与阮家门当户对,自小便定下了娃娃亲。

    大伙儿一路向南行至州桥前,雪方停止,阮府的人向东,柳家的人向西,就此分道。柳迢青忽地问到:“玉桐,未料到你一直想寻到的远房亲戚,竟是这京城中的贵胄。”

    白玉桐笑道:“也不确定,只是觉得隐隐有些瓜葛,到时候一番打探,便见分晓。”

    柳迢青小声说到:“你不愿意透露任何与我,如何帮你打探?”

    白玉桐睁大了眼睛笑道:“咳,这其中确实有难言之隐,时机成熟时你便会知道。”

    柳迢青心想:“这白玉桐背后的家族,究竟是何方神圣?莫不是当年镇守边关有功之臣的后人?”

    柳迢青一行人回到客栈。白玉桐与白苧阿栾将买回来的吃食与大家分了。柳迢青则坐在大伙儿其中将大相国寺偶遇阮家的事情说个明明白白。

    他刚刚说完,看见客栈门口有人勒停骏马走了进来。这人便是阮府的仆人,前来送请帖的。他曾在阮府多次见过柳汤,也算是面熟,进了客栈之后,见到柳汤,一个健步上前行礼,报了家门,说明了来由,并将请帖恭恭敬敬地递与柳汤。

    柳汤接下请帖,又请他坐下,寒嘘几句,相互说了不少客套话。过了一会儿,那仆人收好赏钱,高高兴兴地回报去了。

    柳迢青四下看去,刚才白玉桐还在,现今不见了踪影,问来白苧阿栾,却也不知,还是店小二告知出了客栈。他心想:“这白玉桐是个急性子,定是去寻她那亲戚去了,这里人生地不熟,别出了什么差错。”但又想那丫头精灵聪明,出去也不一定能找到她,到头来或许白费气力,也就作罢。

    果真晚饭时分,白玉桐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柳迢青不等她坐定便责问到:“白女侠可以啊!好一手不辞而别,让大家连寻都没个方向。”

    白玉桐意识到自己做的有些不妥,不好意思地回到:“瞧我这记性,竟忘了和你们说了。”

    柳汤发问到:“白姑娘可是去寻亲戚去了?可有什么收获?”

    白玉桐笑着回到:“正是如此,不过这找人确实如大海捞针一般。”

    满亭方笑道:“徒儿慢慢找,不着急,咱个过两天这月初七还要去吃阮亭这小子的席呢。”

    白玉桐便听了连连点头,却丝毫没有那种寻找亲人急切的神情,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柳迢青看了心想:“玉桐这小姑娘今天必有斩获。”

    待到腊月七日良辰吉日,阮家和沐家的一对金童玉女便要喜结连理。这一大早就热闹起来,阮家派人挑着点缀满鲜花的肩舆,在头戴冠子黄巾,身着禙子,手持青伞的媒人指引下,一路风风光光地到了沐府。

    沐府的人早就在那里等候好了,吹拉弹唱,只等肩舆过来。肩舆落定,沐府的人便围上来端茶送水,款待一番。男方的人哪里还呆的住,忙进府催促沐小姐上花轿,所谓“催妆”。

    沐叶昔头戴花胜凤冠,身着青绿的钿钗礼衣,看起来光彩照人,被一路推推委委,总算进了轿子。

    谁知这还不算完,车夫不肯启程,依照习俗吵嚷地要“起檐子”,即喜钱。肩舆的车夫讨来了喜钱,兴高采烈地上路了,一帮子人无论男方还是女方的人拥在周围,热闹极了。

    大家稀稀拉拉地过了几条街巷,总算把新娘子接到阮府门前。这又是一道必须经历的坎。不等花轿站定,所有人拥上来索要喜钱礼物等吉祥物,这便是风俗中的“拦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