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回 方城偷循夜泣客 羞玉识字学书忙(第3/5页)  谁家杨柳暗飞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效仿太宗,北伐收复大唐故土,重振卫公之风,那便是盛世再临的时候了。”

    柳汤等人听了皆为震惊。柳迢青心想:“这真是好歹毒的计谋啊!如果他们阴谋得逞,到时候我大宋便一分为二,黎明百姓便再无宁日了。”

    只听那黑衣公主继续说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我们盔甲箭羽需大量集积,战马粮草远远不足。

    然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周秦不过蕞尔小邦,偏居一隅,却能横扫中原。汉太祖高皇帝不过一介亭长,却能一统天下。这正所谓‘正义’天下,即‘名正言顺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赵元朗世受君恩,却密谋叛上,伪宣军情,行至陈桥驿黄袍加身,真真罪不容诛,更不说澶渊之耻。他日窃国,然后一而再再而三恭送蛮夷,百姓何有出头之日!”

    柳汤等人正听得一肚子气,却见有三两个黑衣人奔院外而来。柳汤不想多惹风波,一个手势,众人便退回方城而去。

    回至客栈,大伙儿脱去蓑衣,总算好受些,可怒火总算能发泄出来。阿栾曾是幽云流民,深知金人铁蹄,她叫到:“这帮人竟与契丹勾结,引狼入室。他们怎敢如此!殊不知那帮蛮夷何等残暴,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柳迢青言道:“那日金州夜探西域食店,看到的便是他们与贼谋划,窥伺我中原王土,没想到已至如此根深蒂固的程度。”

    满亭方说到:“他们好好的日子不过,这是做甚,白白搭了性命。”

    平时一向健谈的白玉桐听了那黑衣公主的种种之语后,却一脸阴郁,不愿言语。柳迢青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只当她是风寒上了身子神情萎靡。果真白玉桐支吾自己身体不适,返回了房间。

    柳汤听了众人一通义愤填膺之后,最后说到:“此事兹事体大,更何况听他们言,朝廷在管这件事,便是咱们所不能涉及的。此处是非之地,明日还是早早离开去颍昌府吧。”

    话没说完,他又小声地说到:“这么大的动静,官府却没有任何举动,城门连个守卫都没有,可见县衙也牵扯其中。其中错综复杂,咱们还是不要惹是非。”

    第二日众人动身,只见天空阴霾消散,大路畅通。谁知出了方城没多少行程,瑞雪初降,柳汤见了高兴地直言道“这是好兆头”。更意外的是,白玉桐执起了腰间许久不问的羌笛,吹奏起来,呜咽动人,与这雪花相映成趣。

    一路上风平浪静,抵至颖昌府,这里也算京南的大城市,热闹与那小小的方城大相径庭。众人安顿下来,从丐帮弟兄那里一番打听,才知道原来会的弟兄大闹长安城,救下了华山骆掌门,致使那魏齐威被免去宣抚使,灰溜溜地返回了东京。而后会召集人手赶往恒山调停恒山派内乱之事。

    大伙儿听了皆叫好,不过又隐隐担心会惹了京城的权佞,这云衣山庄迟早要被六扇门挖出来,不说还在那里的豪杰们恐怕又遭一难,杨家满门忠烈也难逃干系。

    柳迢青忽然想到了他还有一位在东京的朋友阮亭好久没见,此次到东京来,定要登门阮府与旧友一叙。

    阿栾逃难时来过颍昌城,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记忆中满是悲伤与恐惧。然而现在不一样了,柳庄主收留了她,使得她的日子改天换地,更不用草莽山中,再临颍昌城,心境自然是不一样。

    这一路走来,与白苧,白玉桐为伴,她深知自己出身卑微,大字都不识一箩筐,常听她二人在说话中无意间吟诗弄词,自己却不知所以,自惭形秽。这次见颍昌之繁华,阿栾更是有感而发。众人在客栈吃过饭食之后,阿栾找机会拉白玉桐至无人处,与她独处。

    白玉桐不知道阿栾要做什么,于是笑道:“怎么,栾妹妹,有什么非得只和我说,莫不是入月抱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