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回 方城偷循夜泣客 羞玉识字学书忙(第4/5页)  谁家杨柳暗飞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只见阿栾拉着白玉桐的手,摇着她那涨红了的脸,断断续续地小声排出滴滴细语:“白姊姊,常听你们说诗道词,令人生羡,而我却不知其然,偷偷翻看那车中经典,只识得‘一’,‘二’,‘大’,‘小’,‘日’,私下想来,我连‘阿栾’二字都不曾写下。如今得了空,白姊姊与亭儿妹妹若是能教我一二,那便欢喜极了。至于识得与否,那就是我的造化了。”

    白玉桐听到原来是这事,细想这妹子少小罹祸,命途多舛,流落他乡,实在是可怜,自己本是古道心肠,更何况与阿栾,白苧三人情同姐妹,此等小忙怎能不帮。于是玉桐笑道:“你要识字读书,那是再好不过的了。我与苧儿妹妹虽不是什么大家,倒也教的起一文半篇。不过既然想学字,就得拜我为师,顺便几言‘好姊姊’相称。”

    阿栾听了,高兴地将白玉桐抱在怀里,连连叫到:“好姊姊!好姊姊!好姊姊!好师傅!”

    白玉桐抱着她笑道:“好好好,那我便认了你这个乖徒儿。识字读书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就怕你朝三暮四,写得名姓之后就起烦腻了。”

    阿栾忙答到:“不会,我知道读书之后便能识大体懂道理,怎会轻言放弃。”

    白玉桐说到:“文字流传千百年,其中底蕴深不可测,我也只是浅尝辄止。你若是能认得字,那便是堂中立柱,懂得圣人之道,吟诵文章诗词也就水到渠成。”

    阿栾点着头说:“这两日我听你们聊到一本叫《云谣集》的词集,甚是有趣,不如就从它教起吧。”

    白玉桐摇着头笑道:“识字要循序渐进,那本《云瑶集》还看不得。一会儿,咱们去找处书斋买些笔墨纸砚,再寻一两本诸如《千字文》,《凡将篇》,《急就篇》,《百家姓》一类蒙书教你。你若是把他们揣摩熟了,再读起其他书来便没有那么费事。”柳迢青听说阿栾读书识字,哈哈大乐,取些金钱交与白玉桐买东西,算是当初那一巴掌的赔偿。

    白玉桐带着阿栾与苧儿奔上街去,到很晚才算回来。见他们大包小包,柳迢青笑问到:“你们都淘了什么宝贝,让我掌掌眼。”

    白玉桐一一摆开介绍到:“中原果然物博,我家乡可未见过这些东西。纸张是宣州的楮皮纸。墨本来想买前朝徽州的奚墨或本朝的潘墨,怎奈你给的钱还不够进人家商铺的门,于是退而求其次买了一盒普通的徽墨。”

    柳迢青心想:“奚墨潘墨都是尚品名墨,就算家父也舍不得用,幸好没陪她们一起去,否则非得暴殄天物不可。”

    只听白玉桐接着说到:“至于毫锥,买了几支紫羊兼毫的湖颖,用起来有力道,方便阿栾妹子找行笔感觉。

    最后砚台,选了一方徽州的乐石砚,和其他相比也算是名副其实。

    蒙书选购了一本咸平三年的《百家姓》,一本太平兴国五年的精刻《千字文》,便已足矣。剩下的钱所剩无几,便换了几块羊肉签与大家分食。怎么,迢青认为我这眼光如何?”

    柳迢青翻弄了一番,笑道:“东西是好东西,就是太过铺张。若是生得寻常人家,非叫你家寒屋漏不可。阿栾,你可要跟着玉桐和苧儿读书写字,要不我这钱可就打水漂了。”

    阿栾听了不住点头称谢,让白玉桐领着上屋去了。柳迢青心想:“这白玉桐出身西边,怎么对这些东西如数家珍,家中几何,从不说来,倒也奇怪。”

    屋内白玉桐已经指着《百家姓》教授起来,而白苧在一旁为她们研墨。她与白苧和阿栾对坐桌前,说道:“这《百家姓》顾名思义,就是一堆姓氏。因此,只需识得其形,不用晓得其意。先不说这书中姓氏,拿你我举例。虽不知你姓甚,但知道你叫‘阿栾’。”

    白玉桐用镇尺压住宣纸两头,一手挽起衣袖,一手执起毛笔蘸上白苧磨好的墨汁,在宣纸上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