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击败了项羽,刘 邦登上了帝位。项羽坑杀秦军,本想扫除障碍,结果不但没有壮大自己,反 而自食恶果。
成吉思汗曾被称为一代天骄,蒙古铁骑确曾令各国军队望而生畏。但蒙 古贵族是把他们的强大建立在残暴镇压和疯狂掠夺的基础上的,他们所到之 处杀人无数,在征讨欧洲时,还曾以割下人耳作为报功的凭据,真是前所未 闻。他们强占大批农田,扬言要把世界变成蒙古的牧场。他们的疯狂掠夺和 压榨,造成各族人民生活贫困、痛苦,因而激起人民的强烈仇恨和反抗。尽 管他们在中国大地上连菜刀都作为非法 “武器”而加以收缴,但仍不能阻止 人民的反抗,强大的蒙古帝国终于在一个相对短暂的时期内灭亡。历史证明, 以暴力和掠夺强兵不会维持多久。 唐朝的前后历史对比,亦可说明什么是正确的强兵之路。唐太宗登基以 后,重用贤能,轻徭薄赋,让全国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并实行睦邻政 策,因此,在贞观年间,百姓富足,国力大增,也达到强兵的目的,偶有外 族犯边,都能很快平定,所以四夷归服,边境安宁。当时到长安入朝的各族 使者就达数千之多,四邻诚心归服,共推李世民为天可汗。这是 “不战而屈 人之兵”的正确道路。然而在李世民去世后,唐高宗和武则天统治期间,由 于内部争斗,统治者奢侈腐败,挥霍民财,因而国力急剧下降,这时四邻入 侵连续不断,唐廷不能正确处理,本可化解的,也要以武力对付,甚至有的 边防将领为了邀功请赏,故意制造事端,引发战争,连年战争又进一步加重 了百姓负担,使得国力更加下降,形成恶xìng循环,到武则天统治的后期,突 厥骑兵在中国华北大地四处侵扰,唐军竟无力抵挡。高宗、武则天这段历史 证明,民贫必然国穷,国穷必然兵弱,后来李隆基继位,重用姚崇和宋等 贤德良才,多方整治,关心百姓疾苦,吏治清明,百姓得到休养生息的良机, 全国出现了繁荣景象,形成唐朝第二个盛世。张说升任兵部尚书后,更奏请 裁减边防部队士兵三分之一,对国家的兵役制度实行大的改革,由府兵制改 为募兵制,实行兵农分开,大大减轻了百姓负担,同时又增强了兵力。由十 镇节度使镇守边疆,执掌兵权,虽有四邻入侵,都能很快击退,唐朝的兵威, 再次远震塞外,重现四境安宁。后来唐玄宗晚节不保,沉迷酒色,重用jiān人, 使得国家重新陷入深渊,出现了安史之乱,从此唐朝一蹶不振,晚唐时期连 年混战,民不聊生,唐朝就此灭亡。唐朝两盛两衰的历史经验值得人们深思。 正如本文所述,唯有 “富国”,才能“强兵”,只是“强兵”的办法不 同而已。
下编
十 阵 [原文] 凡阵有十:有方阵,有圆阵,有疏阵,有数阵,有锥行之阵,有雁行之 阵,有钩行之阵,有玄襄之阵,有火阵,有水阵。此皆有所利。方阵者,所 以 也。圆阵者,所以 也。疏阵者,所以 也。数阵者,为不可掇。锥行 之阵者,所以决绝也。雁行之阵者,所以接shè也。钩行之阵者,所以变质易 虑也。玄襄之阵者,所以疑众难故也。火阵者,所以拔也。水阵者,所以伥 固也。 方阵之法,必薄中厚方,居阵在后。中之薄也,将以 也。重□其□, 将以 也。居阵在后,所以…… [圆阵之法]…… [疏阵之法],其甲寡而人之少也,是故坚之。武者在旌旗,是人者在兵。 故必疏矩间,多其旌旗羽旄,砥刃以为旁。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 于慎。车毋驰,徒人毋趋。凡疏阵之法,在为数丑,或进或退,或击或 , 或与之征,或要其衰。然则疏可以取锐矣。 数阵之法,毋疏矩间,戚而行首,积刃而信之,前后相保,变□□□, 甲恐则坐,以声坐□,往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