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5 章(第1/4页)  白话孙膑兵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有一批是许都和前线曹军中一些人与袁绍暗中文结的书信,曹cāo的从人主张 点对姓名收杀,而曹cāo却说: “当时袁绍强大,连我都不能自保,何况其他 人呢?把这些书信全部烧掉,一律不再追究!”这一举措,大得人心。

    官渡大战本是袁强曹弱,兵力是十比一,而结果却是袁绍全军覆没,曹 cāo大获全胜,确实堪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细细分析,在战略、 战术方面,可以给人以许许多多启发,其中,自然可以很好地领会孙膑在本 文所论述的战术原则。

    [强 兵]      [原文]      威王问孙子曰: “……齐士教寡人强兵者,皆不同道。……[有]教寡人 以政教者,有教寡人以……      [有教]寡人以散粮者,有教寡人以静者,……之教      □□行之教奚……[孙子曰]: “……皆非强兵之急者也。”威[王]…… 孙子曰:“富国。”威王曰:“富国……厚威王、宣王以胜诸侯,至于……”      [译文]      齐威王问孙膑: “……齐国的许多谋士对我讲强兵的策略,各有各的主 张。……有的人提出施行仁政,……有的人让我把粮食发放给百姓,有的人 主张保持安定,……”孙膑说: “……这些都不是强兵的最紧要的策略。” 威王问: “……”孙膑说:“富国!”威王说:“富国……积蓄起比我以前 更雄厚的国力,比宣王更雄厚的国力,借以战胜诸侯,[解析]      这篇文章以孙膑与齐威王问答的方式,论述强兵的战略。作者借威王之 口,提出了人们对强兵问题的各种主张,诸如施仁政以得民心、散发粮食以 得民心、保持安定,由于原文残缺,虽无从知道还有些什么主张,但从行文 关系,可以看出,所有当时的各种主张都提出来了,孙膑一一予以否定,最      121后提出 “富国”二字,明确而肯定地指出,唯有“富国”才能“强 兵”, “富国”是“强兵”的唯一正确途径。孙膑使用排他法对自己的主张 进行论证,把其他主张一一排除。这是一种很巧妙的论证方法,可以给人以 深刻印象。在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在 《论持久战》一文中,就用同样的论 证方法,既批驳了亡国论,又批驳了速胜论,最后得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最后胜利是中国的”的结论。      古今中外强兵的办法多种多样,但以不同的办法造就的军队,维持其强 大的时间和最终的结果,也不一样。      秦国是历史上强极一时的军事大国,秦始皇横扫六国,把全国归于一统, 其武力之强大,一时之间,无人能比,他的军队强大是建立在残暴和掠夺的 基础上的,在进攻赵国一役,竟然杀死40万降兵;在灭掉六国之后,他把金 银财宝、美女都抢回秦国;他怕反抗,把全国的铜、铁器全都收缴熔化;他 强征民工戍边和修造阿房宫,稍有延误就加以杀害……他的种种举措虽然求 得一时强大,但是,他死后不久,秦国也就灭亡了,他想把江山万世相传, 结果仅传到二世就完了。      西楚霸王项羽,带领 “八千子弟兵”,英勇作战,很快强大起来,后来 在巨鹿与秦国大将章邯决战,一举战胜秦军九路人马,声威大震。后来项羽 收降了秦国三员大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以及他们带领的20多万大军。由于 楚军许多将士过去吃过秦军欺压的苦头,而且秦军投降的军兵衣甲、武器都 比楚军好,所以楚军上下都对秦军有仇恨、嫉忌和不信任感,担心带他们去 打关中,秦军可能叛变而使楚军吃亏。结果项羽杀心大起,趁秦兵熟睡之机, 指挥楚军收缴了秦兵的武器,随后又把20多万秦兵全部活埋了。项羽表面看 来消除了一个隐患,可是,从此以残暴出了名,秦军再遇楚军时都拼死抵抗, 使得楚军进军缓慢,结果刘邦的军队抢先进了长安,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