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固然必不可少,但敢于承认错 误、改正诸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更少有人认识到这一点在统兵中的重要, 把这一条当做一个关键因素提出来。孙膑将这一条和 “信”与“忠”并列, 值得深思。 有这样一个事例,那是曹cāo带兵去讨伐张绣路上发生的事。曹军进兵之 时,正当麦熟季节,但行军路上,曹cāo却不见百姓收麦。他了解到这是怕兵, 不敢下地收割。于是,曹cāo派人到远近各村传谕百姓及各处地方官员: “我 奉天子诏命,出兵讨伐叛逆,为民除害。现在正当麦子成熟的时候,我因不 得已的原因现在起兵,为保护百姓,我命令官兵凡是经过麦田,有践踏麦子 的,一律斩首!我的军法很严,众百姓不用惊疑。”百姓听了传谕,无不欢 呼称颂,遥望尘土遮天的行军道路跪拜。曹军官兵严格遵守曹cāo的命令,经 过麦田时,全部下马行走,用手扶住麦子,相互传递通过,无人敢践踏麦子。 当曹cāo骑马行进时,忽然田里一只斑鸠惊飞起来,曹cāo骑的马受惊窜进了麦 田,踩坏了一大片麦田,曹cāo当即叫来行军主簿,议处自己践踏麦田的罪。 主簿说, “怎么能议丞相的罪呢?”曹cāo说:“我自己制订法规,我又自己 违犯了法规,怎么能让众人心服呢?”当即抽出佩剑要自杀,众人急忙劝止。 谋士郭嘉说: “古时《春秋》上有记载,‘法不加于尊’。丞相总领大军, 怎么能自戕呢?”曹cāo沉吟了好一会儿才说道: “既然《春秋》上有‘法不 加于尊’这一说法,那我就姑且免死吧!”随即用剑割下自己的头发,扔在 地上说: “割下头发权且代替首级!”又派人把头发传给三军将士看,并告 之:“丞相践踏麦田,本来应该斩首,以便执行号令,现在割下头发代替。” 全军将士全都十分敬畏,无人敢不遵守军令。 这个故事正好说明统帅 “敢去不善”的作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国 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员必须遵守的一条准则,但愿所有的共产党员,担任领 导职务的共产党员,切实做到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去掉“不 善”,带领全国人民,搞好改革、开放,尽快把我国建设成繁荣昌盛的强国。
月 战 [原文] 孙子曰: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战囗囗囗囗 不单。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是以必付与而囗战, 不得已而后战。故抚时而战,不复使其众。无方而战者小胜以付磨者也。孙 子曰:十战而六胜,以星也。十战而七胜,以日者也。十战而八胜,以月者 也。十战而九胜,月有……[十战]而十胜,将善而生过者也。一单…… (以下为散简、缺文) ……所不胜者也五,五者有所壹,不胜。故战之 道,有多杀人而不得将卒者,有得将卒而不得舍者,有得舍而不得将军 者,有覆军杀将者。故得其道,则虽yù生不可得也。 [译文] 孙膑说, “世上没有比人更宝贵的了。……天时、地利、人和三项条件 缺了任何一项,即使能暂时取得胜利,也必定留下后患。所以,必须三项条 件齐备才能作战。如果不能三项条件齐备,除非万不得已,绝不可作战。能 够把握时机出战。可以一战而胜,不必让士兵打第二仗。没有计划就去作战, 却又能取得小胜利,那是由于天时符合。”孙膑说: “打十仗能取得六次胜 利,那是掌握了星辰变化的规律。打十仗能取胜七次,那是掌握了太阳运行 的规律。打十仗能取胜八次,那是掌握了月亮运行的规律。打十仗能取胜九 次,那是……。打十仗而能取胜十次,那则是将领善于用兵,而士兵的素质 又胜过敌军的缘故了。……” ……不能取胜的情况有五种,而且这五种之中有任何一种,都不能取胜。 所以说,用兵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