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8章 又是一年秋,又是一人走(第3/4页)  大唐承包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魏征这些年参过的文武官员不在少数,心中或多或少都对魏征有些不满,魏征似乎也不懂人情交往,你不理我,我便不理你,以至于许多官员或许对魏征还有恨意。

    只不过陛下来了,朝堂其他官员也来了,他们也就来了。

    但人死如灯灭,心中不管是忧伤的还是带着恨意的人都恭恭敬敬的长行了一礼。

    魏征让人喜欢不起来,但魏征的作为却令人所敬重,看看魏府之外,朱雀大街之上的百姓,其实也就足以说明了。

    魏征不是一个被世俗说接受的人,或者他不接受世俗,一生的心血只是给了大唐。

    魏征的离世或许会让朝堂清净和祥和许多,再也没有人指着李世民骂昏君,也没有人在朝堂上直言不讳的参奏大臣,这似乎是个好消息,但是却令李世民与老臣们越发怀念魏征。

    李世民没有走,在灵堂待了一整夜,也没说话,品阶不够的官员们便在屋外站了一整夜,屋外的官员没人知道李世民在干什么和想什么,大部分人只觉得魏征走了荣耀,却未曾想过大唐少了一位栋梁。

    清晨的秋雾笼罩着整个魏府,不少官员打起了哆嗦,看不清灵堂里的情况,但瞬间便提起了精神,因为连福出门说陛下因魏相废朝五天日,百官恭送。

    这个礼节有些太大了,但是等到魏征下葬时,百官却觉得有些寒酸。

    真的很寒酸,凡是稍微有钱的人家都不会如此。

    一位为国鞠躬尽瘁的重臣,死后的棺木竟只是朴实无华的寻常棺木,没有所谓的开路道士,也没有念经的和尚,只有魏征的老妻裴氏和儿子魏叔玉将魏徵灵柩装在小车,带领一家老老小小出门下葬,犹如最穷苦的人家安葬亲人。

    唯一不同的,或许便是李世民领着大小官员亲自送葬了。

    长安城中百姓恸哭,自愿跟随其后,李世民与官员老泪纵横,魏征的这一走,仅以送葬的规模来说却毫不逊色与李渊去世。

    李宽没去送葬,只是在桃源村喝了好些酒,桌上摆满了大鱼大肉,似乎守孝的规矩全给忘了,也忘了今天是魏征下葬的日子。

    不过,仔细一瞧,却能瞧见饭桌上有两只杯子,倒满了酒水,一杯是李渊的,一杯是魏征的,他觉得在今日喝酒,或许李渊与魏征都应该也是高兴的。

    “夫君,你真不去吗,朝中所有王公大臣都去了。”苏媚儿抱着儿子问道,似乎儿子更让苏媚儿喜欢一些。

    李宽摇摇头,望着屋外的秋风拂过,枯黄的落叶犹如蝴蝶在翩翩飞舞,不知过了多久,才叹息道:“又是一年秋了,又有一人走了,老臣们老了,或许明年的秋天又会有人走了。”

    苏媚儿叹了口气,当时李宽走得急,等到她得知消息再去时已经是第二天了,正好遇见官员从魏府离去,有些惊讶魏征的人脉,始终觉得自己夫君连送葬都不去有些不合适。

    傍晚时分,李世民来了。

    来得不仅是李世民,还有李承乾、李泰和李治,看着桌上没有动过分毫的美味佳肴,李世民叹了口气,没说话。

    李泰和李承乾皱了皱眉,觉有些不合适,但也没多说什么。

    李治倒是不客气的提了一句,“二皇兄,你此举是否有些不合适?”

    酒醉半酣的李宽没理会李治,也没有起身行礼的意思,叫仆从拿了几个杯子来,亲自将酒倒上,请李世民等人坐下。

    李世民比三个儿子看得开,自顾自的坐下,自顾自的喝着酒。

    “父皇对魏家有何安排?”这是李宽快大半年来第一次与李世民说话,就是前几日在魏征府上时,李宽也没跟李世民说上一句。

    “你有何安排?”

    “魏叔玉去陕州。”

    李世民点点头:“魏家其余三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