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第3/7页)  琴剑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成,这些土砌成的圆房子每一间都有两丈多宽。

    那老农随手把门一推,又把杨寰宇让了进去。

    杨寰宇见这老农极是热诚,再加上自己确实饥困难耐,只得客气几句后才随着老农进去。

    跨过那高低适中的木门,只见里面左右各开一门,正对面开着一个极大的窗户,大窗两侧还各开了一个小圆窗,这几个窗透入的光线把整房子照得通透。房子内茶几c橱柜器具一应俱全,看来这房子既是厨房又是客厅了。

    杨寰宇把包袱放下,正要坐下,只见老农从壁间的小橱柜里取出一个茶壶和一包东西,走到杨寰宇面前道:“小哥请坐吧,此时正是回民封斋期间,而且天色还早,没有到日落时分是不得开灶煮食的。小哥是外来客人,自是例外,不过小老儿陋处此时就只有这些充饥之物,小哥暂且用来果腹。”

    说着把那包东西递给杨寰宇,又道:“这是回民食物,叫作糌粑。”

    杨寰宇听了老农的话,早生出许多疑问,只是此时实在饿得难受,心想还是先解决肚皮问题吧。

    此时,只见那老农所说的糌粑原来是一种青色的炒面,正要说话,那老农又指着那着茶壶道:“这是酥油茶,小哥想来也没见过这东西吧,不过此时距离日落还有一段时间,小哥就将就一下吧。”说着双手动了起来。

    只见老农取过一只木碗,装了把糌粑到碗里,从茶壶中倒了一点酥油茶,又抓了一点盐,用筷子在碗里搅动起来。搅了几下,送到杨寰宇面前道:“这是回民最常食用糌粑的方式,小哥尝尝看。”

    杨寰宇看得一呆,见碗里的炒面已被搅得稀烂,暗道:“好好的炒面为何要搅得稀烂才吃呢?”不觉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接过了碗,夹了一块放入口中,顿觉满口溢香,猛吃了几口,然后满脸惊讶的看着老农,道:“老人家,这是什么炒面?怎么那么好吃,香味那么浓郁?”

    “呵呵,这是回民的主食之一,酥油糌粑,小哥请慢慢用吧。”老农呵呵笑道。

    杨寰宇实在是饿极了,一口气吃了几碗酥油糌粑,老农一直微笑着看着他狼吞虎咽,不时还露出和蔼c慈祥之色。

    直待杨寰宇把那包糌粑都吃完,老农才开口道:“小哥可是意犹未尽,如果不够尽管说。”

    杨寰宇看着狼籍的桌面,不由俊脸一红,一脸歉然道:“实在对不起,小可太失礼了。”

    “呵呵,小哥不必客气,适才听小哥说要到边陲寻亲,不知寻的是什么亲人?”这老农似乎总是那么慈祥可亲。

    见老人这般和蔼亲切,杨寰宇低头沉吟半响,黯然一叹,只得说出自己父母亲人皆为人所害,自己千里迢迢从扬州出发到普洱寻找从未见面的叔叔之事,但他没有说出父母为何遇害以及自己身份。

    老农听后一阵唏嘘,深觉眼前这孩子命途多舛。

    于是,两人开始攀谈起来,后来谈到老农何以与回民居于一处之事,只见老农老目含泪,仰头想了半响,似有无限伤心之事在回忆。过了一会儿,道出了自己一番经历。

    原来,这老农原是荆州人氏,姓龚名实之,只因三十年前的一场兵灾,把老农的三个儿子都抓了当壮丁,在打仗中三个儿子相继战死,老伴因痛失爱儿也从此一病不起。老农在老伴死后,也因为略通医术而被强征为随军大夫。

    老农在军中呆了几年,战争也结束了,可是回到家乡时,发现家乡之人早在几年前为躲避兵祸而逃走异乡了。无家可归之下,流浪到了江南,就在江南呆了数年。后来跟随一些到中原做生意的牧民跑到塞外,然后遇到当地回民大迁徙,也就跟了去,此地便是回民迁徙之地了。

    杨寰宇想到老农的悲惨遭遇,又想到自己现在的状况,不由得感慨万千,对老农同情万分。想起刚才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