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虽然认为比较适合,但还是要经过群臣的讨论,毕竟在座的官员的智力水平和见识都是大明比较高的,如果他们认可了,那么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经过公开讨论和私下沟通,大家认为皇帝的真实想法是要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同时通过分权弱化任一官员对军队的控制,这一点其实在座的官员都不反对,毕竟皇帝无论如何集中权力,最终还是需要一批官员来负责管理,而自己这些人,就是皇帝的第一人选。
另外军方的代表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权力不浓,郭英年近七十,早已看淡富贵荣华宋晟也六十出头,久历宦海沉浮吴高,二代勋贵,开国功臣吴良之子,为人细致周密,但军事才能只能说平平。另外三人的儿子都已经成才,家族后继有人,对他们来说,这辈子已经没太大的追求了,所以对于分权的建议,三位老将全部通过,没有异议。
他们三人改变话风后,其他武将自然也没有异议,而文臣们自然更没有异议。
经过十天的讨论,在正月二十四这天,朱允炆根据讨论的结果颁布了诏书,正式修改军制,这也是建文七年大改制的开端,这一年是农历癸未年,后世称这一事件为“癸未革新”。
根据诏书,大明的军制修改如下:
一c设立海军都督府,第一任都督为宣信,指挥所有的海军舰队和内河舰队,五军都督府改称陆军都督府,但五军编制不变。
二c将海军分为内河舰队c近海舰队和远洋舰队,内河舰队分为洞庭湖水师c鄱阳湖水师和长江水师近海舰队负责近海防御,包括近海的岛屿防卫远洋舰队称为皇家海军舰队,负责远洋海域的作战,朱允炆的想法是在三年内扩张倭国c琉球和南洋一线,确保大明海商在这一区域的行商安全。
三c设立总参谋部,第一任尚书为郭英,职责是为皇帝提供战争咨询,并在战时受皇帝指派指挥作战,在平时负责近卫军和皇家海军的选拔c训练c战斗和退役同时在各级军队中增设参谋长一职。
四c设立总监察部,第一任尚书为宋晟,职责是向各级军中派遣监察使,监察使除了不能干涉战略部署外,可以干涉一切事务,包括军饷c粮草c装备等等的发放,还负责核查军纪c战果上报以及将领晋升申请等。
五c设立总军需部,第一任尚书为吴高,职责是为各级军队采购各种装备,并装备到军中同时负责军队的后勤保障,如粮草c马匹c马车,甚至还要包括某些关键路段的保养等等。
六c明确兵部与五军都督府c总参谋部c总监察部c总军需部之间的职责划分,兵部主要负责士兵的选拔c将领的晋升以及退役士兵的安置等问题,另外军队调动仍然要以兵部的勘合为主。
七c明确近卫军和皇家海军的选拔c训练和退役制度,按照不同的军阶确定其服役年限,到达年限后,这些兵员将会退役,他们可以选择在卫所中继续任职,也可以申请转为文职,到各州县乡村去任职,明确有缺的话优先录用退役军人。
八c重新确立军机处的地位,军机处为皇帝处理军务的机构,其中陆军都督府c海军都督府c总参谋部c总监察部c总军需部以及兵部的主官入军机处,协助皇帝处理军务,除上述人员外,皇帝还可以指定若干人员入军机处听值,这次朱允炆指定入军机处的是毅国公平安c魏国公徐辉祖c开国公常升c历城候盛庸,但这四个人暂时都无法到任。另外军机处的主官实行轮换制,陆军都督府的中都督c三总部和兵部的主官每月轮任一次。
九c将武学分拆,分为皇家陆军军官大学和皇家海军军官大学,分别培养陆军和海军军官,并设立制度,所有的将级军官以近卫军中校以上军官都要到军官大学学习,考试合格后才能晋升军衔。
十c在各都司和海军驻地,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