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朱元璋同意后,朱允炆就召集兵部、户部、工部的人商议,让工部派人到宁夏和大同准备足够的筑城材料,并命令大同诸卫密切注意大青山附近的情况,逐步调集未来驻守大宁的军队,朱允炆建议让太孙护卫军参与绥远城的筑城,众人有些不愿意,不过朱允炆坚持,也就同意了;最后命令宁夏和大同准备五万人驻守半年的粮食......
工学院的产品在逐渐推向市场,给詹事府带来了大量的收入,因为交易的双方都通过银行来交易,交通银行(朱允炆起的名字)的银票逐步开始在京师流行,朱允炆命令赵宇飞适时在其他城市如苏州、杭州设立分部,并开始开设存款、贷款业务。为安全起见,每个分部都由当地的锦衣卫千户所保护,如果当地没有驻防千户,会从总部下派,这一方面保证其安全,另一方面对赵宇飞等人也是一个监视。所以银行的业务也慢慢的进入到朱元璋的视线......
最近有一段时间,朱高炽是燕王府中最高兴的一个,他刚满十八岁,就根据大明朝的嫡长子继承法被立为燕王世子,他生性沉静,喜好读书,所以在京城读书时,受到过朱元璋的赞赏和喜爱。只是从十岁之后,他的身体就开始发福,如今行动已经有些困难了,有时候需要內侍搀扶才能行动,这对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是何等的残酷,不过他以过人的城府和冷静平淡的接受了这一切。只是其父亲不知道怎么的,知道自己被立为世子时非常生气,母亲去劝说,竟然两个人吵起来,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因为父王对母亲一直以来都是敬重爱慕的,母亲是中山王长女,喜好读书,贞洁娴静,人称“女诸生”,因此皇爷爷才将其许配给父王,两个人相敬如宾,堪称藩王中的“模范夫妻”。自己从小体弱,父亲有些嫌弃自己,但母亲却更加爱惜自己,所以自己才能安然活到今天。
当日册封不仅仅有朱高炽,还有小他两岁的弟弟朱高煦,他被册封为高阳郡王,但是朱高炽却能够感觉背后深深的妒忌和敌意,因为自己身体不好,不仅父亲不喜欢他,连这个弟弟也不把他看在眼里。父王多次出击蒙古,手下都是勇武善战之将,虽然摄于母亲的威严,对自己尚算恭敬,但是他们更喜欢经常和他们一起纵马驰骋在塞外草原的二弟。不过朱高炽也比较聪明,也许经过明人指点,既然自己无法征战沙场,甚至无法远行,那么只能在家中扬名立万了,当然也可能本性如此,他对父母孝顺,对弟妹友爱,即使感觉到了弟弟的敌意,还是如常的笑脸以对。但是他永远也忘不了当时弟弟的眼神,妒忌、冷漠、厌恶,似乎还带着一丝丝残忍......m.oqugeco m
“这次的三个教官平安、盛庸、陈质,老衲只知道平安,这个人勇悍不在瞿能之下,如果被皇太孙拉过去,那就有大麻烦了,他久在王爷麾下,深知我军虚实,最好能及早除之。”
朱棣越听越心惊,道:“本王真是小看允炆了,没想到心机这么深,那么早就想对我动手了。所以这个武学就是允炆的重中之重了,必须除掉。每年有400个百户、千户到卫所走一趟,要不了几年,所有的百户、千户都会到武学一趟了,而且这些人入了允炆的眼,必然会加大力度提拔,那么过不了多久,武学的军官就会遍布大明,那时候大明的军队就牢牢掌握在允炆手里了。这个武学必须要想办法破坏掉,大师有什么办法吗?”
道衍摇摇头:“这不太可能,大明现在没有战事,皇上也希望收拢军官的心,皇太孙的做法应该合乎皇上的心意。所以这个很难阻止。”
朱棣喃喃道:“那就是没办法阻止了,唉,他有大义名分,我怎么斗得过他呢。”
“王爷不要气馁,通过这两年的事情,老衲感觉这个皇太孙不是一个安分的人,我们静观其变,搞不好他会搞出祸事来,那时候就好办了。另外边塞诸王王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