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的史皇这样的能人。如果能把这些文明的力量转化为新的战斗力,就可以以一胜百、以弱制强,达到削弱蚩尤力量,最终夺取胜利的目的。
于是,关于这场史上第一大战——涿鹿之战,各类史书上详细记载了以地理方位为代表的人类文明创造和以天象环境为变幻的自然现象。这场战争,不仅天昏地暗,经历了风雨雷电,雾霾狂风的恶劣天气,而且黄帝部落使用了指南车、猛兽阵、水坝等全新的战争工具,大获全胜的黄帝毫无争议地坐上了天子之位。
反观这次战争的过程,黄帝部落由败转胜,转变如此迅速,战法如此成功,尽管没有提及地图的使用,但从细微末节来看,地图的应用始终如影随形。
首先,黄帝之所以发明并使用指南车,正是因为在战争中尝到方位不明,被蚩尤大加杀戮的苦头。早在伏羲时代人类就开始识别方位、认知天象,原始部落都把此作为天帝的暗示,有专人负责记载、绘画,并以此占卜。蚩尤的部落同样有这样的人,但与黄帝部落相比较,黄帝部落这方面的人才更多,掌握的天象、地理资源更多。因此,战争若有一种同日常观测天象、地理等变化规律相一致,可以指明方位的工具,就不会战时乱了阵脚。因此,指南车的发明解决了这一问题,也使得方位识别从原始观察、原始图形记录到应用工具的转变。既然原始图形我们可以视为原始地图,指南车的发明显然就是参照原始地图对方位的观测成果而成的。
其次,涿鹿之战的地盘原本就在黄帝的控制范围,对这里的地形地貌以及天文观测,黄帝不仅熟悉,而且有专门的官员负责观测记录。我们前面说到的史皇作图,这些信息必然会作为其所绘制图形的一部分。众所周知,战争的态势变化,谁能对地理环境熟悉掌握和应用,谁就掌握着关键的主动权。史皇绘制的原始地理图形,在实现占卜天地、祭祀神鬼等功能的同时,也便很容易成为黄帝应用于作战中的参考和采取不同战法的依据。
于是,黄帝不知不觉中将地图的作用使用到淋漓尽致,相关地理形貌、天文变化都成了黄帝的取胜法宝。如根据地形地貌排兵布阵,派出大将应龙在高处筑坝蓄水阻挡蚩尤,使用驯养的猛兽通过有利的地形直接冲入蚩尤阵营厮杀。此外,从蚩尤意欲借助大雾弥漫的天象乱中取胜到黄帝巧借大雾之后的狂风大作、沙尘飞扬的气象变化,依靠指南车的指引乘胜追击,活捉蚩尤,这些过程精彩绝妙之处,不正是地图作用的凸显和对地理特征、气象变化为我所用的结果吗?
当然,黄帝大胜之后,对蚩尤的忌惮并没有消除。所以,才将威猛的蚩尤斩杀后,身首分离,异地分别埋葬。此后,黄帝对蚩尤的敬畏仍人难以释怀,故而在泰山封禅时,称蚩尤为“兵主”,对这位战斗力十足的对手给予足够的礼遇。同时,为了让蚩尤败降的部族臣服和天下人敬畏,黄帝还把蚩尤的形象绘制成像,悬挂在军旗上,威震蚩尤旧族和天下臣民。自然,这绘画的活计,估计也当出自那位会画地图的史皇之笔吧!
这场战争,黄帝逆境取胜,从而一举统一了中华先民散居的各个部落,融合形成了华夏族的一统格局,奠定了中华文明一脉相承至今的丰功伟绩。
而余外要说明的是,所谓史书上蚩尤善使妖术、玄女助阵黄帝的荒谬之说不足为信。特别是蚩尤名称本身的“蚩”字,就有贬损之意。因而,与其说蚩尤是人的名字,不如说是一位曾经勇猛的失败者被胜利者所强加的一个耻辱符号。但历史就是这样,作为胜利者的黄帝被神话,作为失败者的蚩尤只能被妖化。我们要还原历史真相,解开历史迷案,就必须打破这样的人为渲染,把被贬低为蚩尤的这位史前部落英雄首领还原为人,再还给他一个公道,告知世人他所开创的丰功伟绩,他亦堪比炎黄二帝中华初祖的先祖地位。
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