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三章 暗渡陈仓(第2/4页)  轮回之帝国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所有之地,均派人长驻,怕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老赵啊老赵,这么多年了,你对小鬼头还不了解?

    赵与珞一楞。这陆秀夫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小鬼头虽说“英睿”,可也是非常狡诈滴。

    “陆相,您的意思是?”他问道。

    陆秀夫叹口气说道:“陛下心中所想,常令人不可揣度。但我等做臣子的,还是能早些知道比较好啊。”

    就此,这两人就又共同觐见了陛下,并询问小鬼头的“圣意”究竟如何。

    东的确还没有将他内心的有些打算给端出来,这是由于他觉得还没到时候,但面对这两个重臣的询问,他也只能翻白眼:都不是省油的灯,兄弟我还真斗不过你们。

    东内心里真正的计划,这个国债的发行只是第一步,而第二步,是办帝国的中央银行。

    因为,所谓的一年期国债,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年期的存款。这个方式一旦采纳,你实际上已经潜藏有后世银行定期存款的做法了。而不设立银行,您是谈不上以后建立什么工商经济的。

    宋代有没有办银行的条件?有。

    事实上,交子本就是作为古代的存款凭证和汇票而出现的。关于它的来源,《宋史食货志》中有记载:“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

    宋代交子的问世,是由于商人在买卖上携带钱财的不便,导致出现专门保管现金的商户,它们又称“交子铺户”。刚开始的时候,四川“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做法也就像后世的银行,此地存,异地取,收取一些保管手续费。正因为方便,后来它开出票据,即交子,更干脆成为商业上的一种支付手段。

    只不过是民间的无序,最终由朝廷出面接管了这个事,并在仁宗年间将其发展成为历史上的第一种官方纸币。“后富民赀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不息。”

    在东的看法里面,他并不认为这个时代的纸币已经成为必须。他觉得遗憾的是,宋代出现了一点偏差,没有将这一新的事物顺势转化为银行,而是变为纸币。

    因为他觉得,铜钱实际上远未到退出历史舞台之时,它有缺陷这是肯定的,量大之时,既重,而且不宜于携带,哪怕你现在就过渡到银本位制,也依然如此。可假如有各地的银行存在,这个问题就基本上被解决。后世再度出现的钱庄,原因不就是如此吗?

    但在这个煌煌大宋朝办银行,它的条件还不能说完全具备,因为朝廷无论在实践经验上,还是在认识上,都还差了点。

    然而,帝国国债的发行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朝廷的官员在这个完全等同于“存款、兑付”的过程中,会对最基本的银行业务有了直观的了解。这样,就可以给将来帝国银行的建立,打下非常好的基础。

    东更认为,只要朝中的大臣能接受“圈钱”的认识,他就能够将他们引到建立帝国银行的轨道上去。而让帝国户部更多的插手这件事,他就是在为将来设立帝国的银行做准备。

    他在仔细斟酌之后,与陆秀夫和赵与珞说道:“老师,赵大人,这个民间的借钱之事,朕觉得里面妙处有很多。”

    陆夫子和老赵都明白了,小鬼头这次是真的要好好折腾一下了。

    他们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老师,赵爱卿,我大宋造币多年,实际上并不缺乏钱财,也许缺的,是合理的整合手段。”

    陆秀夫与赵与珞相互看了一眼,他们又一起盯着陛下。

    “朕就提一点,假如朝廷能够设立一个机构,让天下人将他们手中闲放的多余钱财,都存放在其中,就算是付点年利,这对朝廷的益处,怕也是无可限量的吧?”

    陆夫子和老赵全身大震,他们的眼中全冒出了精光,因为这暗示的太到位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