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其中系辞,上经无悔亡,下经无建侯,公子精读周易,可知道这一事?”李衍想了一想,似乎果是如此,便道:“好像是这样。”黑衣和尚微微一笑,说道:“所以贫僧刚才说,上经多建业,下经多补过,便是这个道理了。”
“建侯”与“悔亡”,皆是周易常用之语,“建侯”为建国封侯之意,“悔亡”为悔恨消亡之意。李衍精研易理时日不短,对此自是知道,他想了一想,觉得这黑衣和尚说得大有道理,当即拱手道:“大师见解,果然深得易之精髓,这一番言语,令在下顿开茅塞。”
黑衣和尚微微抬起头,轻叹了一声,自言自语道:“欲要建国封侯,怎会不造罪孽,倘若事后能善补其过,亦可谓善莫大焉!至于身后之事,自己又如何做得了主,只有任凭后人评说了!”他说这几句话时,脸上神色凄哀,手指在飞快的拨动念珠。
李衍想了一想,说道:“易者,以乾坤为首,以元字当先,元者,善之长也,建国封侯也罢,为人处世也罢,只要心中常存善念,多怀悯心,方为古圣先贤作易本意。”黑衣和尚听了,微微颔首,道:“公子所言甚是,贫僧也知此理。”
忽然间,他一眼瞥见李衍手中的书笥,问道:“公子手中拿的是何物?”李衍心中暗暗一惊,刚才虽然捡起书笥,却一直拿在手中,并不曾收起,只得答道:“是一本书册。”
巫总管听黑衣和尚问起,不容分说,上前便从李衍手中拿过书笥,双手奉与自家主人。
李衍的心一下子悬起来,心道:“糟糕,若是他要打开看,那可如何是好!”心中瞬间想起诸葛亮的空城计,是成是败,全看自己的神情表露了,当即深吸一口气,定了定心神。
黑衣和尚手拿书笥,仔细端详了端详,问道:“是一本书册,是一本什么书册?”李衍面不改色,镇定道:“是一个书友的父亲交给在下,让代为传交给师父的,至于到底是什么书册,连在下也不知道。他当时未说明,在下也不好深问。”黑衣和尚也不在意,将书笥交给巫总管,巫总管复又还给他。李衍这才松了一口气,手心已全是冷汗,暗道:“好险,好险!”
正在这时,一个差役匆匆走到巫总管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巫总管闻听皱了皱眉,走到黑衣和尚身边,低声回禀过,抬手做了个手势,问道:“大人,要不要把他们颈上的六斤四两全砍了?”黑衣和尚微微闭目,轻声叹道:“毕竟是三百多条人命,既无确证,不可妄杀无辜。”巫总管道:“大人慈悲为怀,属下无比敬服,只是我们如今该当如何?”
黑衣和尚睁开眼,举起左手,拇指在四根手指上飞快的掐动。李衍见此情形,不由得大吃一惊,心中暗道:“这这是‘鬼谷神数’,他怎么竟会精通此术!”忽听阿窈在旁咦了一声,说道:“喂,黑衣和尚,你怎么会使‘鬼谷神掌术’?”
“鬼谷神数”又叫“鬼谷神掌术”,相传为鬼谷子所传。鬼谷子精通占验c纵横诸多方术,此神数实集占验c纵横二术于大成,乃是玄妙至极的数术,故历代王佐之师,颇有精通此术者。李衍平时多精研易理,虽然知道此术,却从未深究过,他听阿窈不小心叫出来,心中一惊,暗想:“阿窈怎么也会知道?”随即想起她是刘伯温的孙女,所谓家学渊源,知道此术毫不为奇。
黑衣和尚掐指算了一会,低声向巫总管吩咐了几句,转头望向阿窈,神色诧异道:“小娘鱼,你怎么知道此术?”此时阿窈已给放开,她指一指鼻子,问道:“你在问我么?”黑衣和尚点了点头。阿窈眨了眨眼,似是并不将此事放在眼里,说道:“我知道怎么了,那也没什么了不起。”黑衣和尚微微皱了皱眉,问道:“小娘鱼,你姓什么?”
李衍在旁暗自心惊,生怕阿窈哪里说错了,招致意外不测,一颗心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