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5 章(第2/5页)  营销管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年全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

    入为6860元人民币,年人均消费支出为5309元人民币;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仅为2366元人民币,年

    人均消费支出仅为1741元人民币。但是收入的增长速度仍然是很快的,同1995年相比,城镇居民的人均

    收入增长了60%,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也增长了50%。中国居民的储蓄增长速度也很快,至2001年底,

    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已高达72300亿人民币,比1995年增长了147%。构成了庞大的潜在购买力。

    收入水平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以及人群之间的不平衡是中国目前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2

    000年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2.8倍;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区是最低地区

    的2.5倍,东部地区的收入水平最高,中部地区较低,西部地区最低,从而使消费购买能力形成了明显的

    落差;收入最高行业的收入水平是收入最低行业的2.6倍;据有关部门抽样调查,城镇地区20%最高收入

    户的人均收入水平是20%最低收入户的8倍。收入水平的不均衡是中国消费市场的状况变得极为复杂,各

    地区、各人群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农村人口又占了全国人口的

    60%以上,农村消费水平的不高影响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速度,所以启动农村市场成为开拓中国消费市

    场的关键问题。

    消费结构

    中国市场的消费结构这两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首先,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中国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2001年城镇居民的恩格

    尔系数已下降到37.9%,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也已降到47.8%,初步达到了小康水平;

    其次,消费已由生存型需要的满足趋向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呈多元化的发展的趋势。2000年城镇

    居民食品消费比1995年只增长了10.9%,衣着消费仅增长了4.4%,而jiāo通与通讯的消费增长了131%,

    文化娱乐的消费增长了69.4%,教育的消费增长了119.5%(图5-10);

    食品

    衣着

    家庭

    设备

    文化

    娱乐

    jiāo通

    通讯

    医疗

    保健

    教育

    旅游

    2000年

    人均消费

    (元)

    1958

    500

    439

    117

    395

    318

    364

    88

    比1999年

    增长

    (%)

    10.9

    4.4

    47.8

    69.4

    131.0

    188.9

    119.5

    167.6

    资料来源: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5-10 中国城镇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再次,中国居民的消费出现明显的周期xìng增长规律,即从二十世纪60年代以自行车、缝纫机为代表的

    “家庭机械化”时期,到80年代以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为代表的“家庭电子化”前期,再到90年代以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