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化,一方
面导致家庭总户数的增加,进而引起对家庭用品总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家庭结构的简单化,从
而引起家庭需求结构的变化,例如单人户、双人户和三人户的增加使得家庭对产品本身的规格和结构有不
同于多世同堂的大家庭对产品的要求。营销者应在产品设计、包装和促销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3.人口分布
人口的地理分布指人口在不同的地理区域的密集程度。由于各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
开放程度以及社会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与人口政策等因素的不同,不同区域的人口具有不同的需求特点和
消费习惯。例如在我国,不同区域的食品消费结构和口味上就有很大差异,俗话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也因此形成了如粤菜、川菜、鲁菜、徽菜等著名菜系。
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分布状况的重要指标。人口的地理分布往往不均匀,各
区域的人口密度大小不一。人口密度越大,意味着该地区人口越稠密、市场需求
越集中。准确地了解这一指标有益于营销者制定有效的营销计划。人口的地理分
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这就是人口流动问题。近几十年来,
世界上人口“城市化”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有些国家的城市人口高达百分之七、八
十。但近来,在一些发达国家,与城市化倾向相反,出现了城市人口向郊区及卫
星小城镇转移的“城市空心化”趋势。这些人口流动现象无一不造成了市场需求的
相应变化,营销者必须充分考虑人口的地理分布及其动态特征对商品需求及流向
的决定xìng影响。
经济环境
市场营销学认为,人的需求只有在具备经济能力时才是现实的市场需求。在
人口因素既定的情况下,市场需求规模与社会购买力水平成正比关系。经济环境
包括许多因素,如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率、货币供应量、利率等。而社会购买力
正是以上一些经济因素的函数。所以,企业必须密切注意其经济环境的动向,尤
其要着重分析社会购买力及其支出结构的变化,敏感于促成其变化的各种因素。
1. 消费者收入水平
消费者的收入是消费者购买能力的源泉,包括消费者个人工资、奖金、津贴、股息、租金和红利等一
切货币收入。消费者收入水平的高低制约了消费者支出的多少和支出模式的不同,从而影响了市场规模的
大小和不同产品或服务市场的需求状况。
对消费者收入的分析决非简单问题,必须准确理解一系列相关概念。首先,个人可支配收入和个人可
任意支配的收入是一对重要概念。个人可支配收入指在个人总收入中扣除税金后,消费者真正可用于消费
的部分,它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力水平和消费支出结构的决定xìng因素。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是在个人可支配
收入中减去消费者用于购买食品、支付房租及其他必需品的固定支出所剩下的那部分收入,一般还要扣除
稳定的储蓄。非必需品的消费主要受它的限制。
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个人全部收入-税费-固定开支-储蓄+手存现金
在这两种收入中,由于国家税收政策的稳定xìng,个人可支配收入变化趋势缓
慢,而个人可随意支配收入变化较大,而且在商品消费中的投向不固定,成为市
场供应者竞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