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5 章(第3/4页)  营销管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市场营销的普及与发展

    从1983年开始,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发很大的改变,

    市场对资源配置所发挥的调节作用越来越明显,企业经营自主xìng得到增长,市场竞争的压力也逐渐增大。

    特别是大量外资合资企业开始进入中国,他们的市场营销观念和营销活动所产生的效应不仅给国内的企业

    形成了压力,也引起了国内企业对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重视,不少国内企业,特别是经营自主权

    和灵活xìng较强的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纷纷仿而效之,自觉不自觉地开始采用各种营销策略来增强自己的竞

    争实力,并很快显示出明显的效应。一些较早接受市场营销观念的国营企业也开始系统地组织企业的营销

    活动,有的还专门成立了市场部或营销部,企业对市场营销的认识明显提高。

    然而,整个80年代,市场营销理论在中国只能算是处于导入和启蒙阶段,中国大陆对市场营销理论普

    遍地接受和应用应当说还是开始于90年代。这一结论并不完全是从应用面的大小上来考虑的,而主要是根

    据市场营销应用所必须具备的背景条件来考虑的。如前所述,市场营销观念只有在企业面临巨大的市场困

    境和竞争压力的环境条件下才会被企业真正接受,而中国的大多数企业一直到90年代才真正面临了这样的

    环境。大面积的供大于求和“卖方市场”的局面是到90年代中期才真正形成的。这时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才真

    正认识到了研究市场、研究需求的重要xìng,市场营销在此时才真正被作为一种经营思想,而不是一种时髦

    的标签被中国的企业所接受;更为重要的是,在80年代,中国的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实际上还

    称不上是真正的“企业”。因为它们并不具备企业经营所必需的法人财产,缺乏独立自主的经营权,无法根

    据市场的变化去自主地调整自己的经营,因此他们也根本无法成为市场营销活动的主体。在大多数企业还

    不能成为营销主体的情况下,市场营销理论的普遍应用当然无从谈起。只有当进入90年代,现代企业制度

    的建立和推广,才使得中国企业能成为真正产权明确,独立自主的营销主体。所以说,只有到20世纪90

    年代,市场营销理论才在中国进入了应用阶段。到90年代末,在中国已有了一批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取得显

    著成效的大型企业,它们富有创新意识的营销实践已经引起了海内外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如中国海尔

    集团的营销实践已被美国的哈佛大学商学院编成教学案例。这意味着进入21世纪,中国市场营销的发展有

    可能进入到一个更新的阶段营销理论的本土化及创新阶段,中国的企业界和学术界将会对市场营销理

    论的发展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实际工作部门对于市场营销的重视和普及,必然地促进了学术界和教育界对市场营销学研究的进一

    步深入。1982年5月,在湖南长沙市举行了有24所财经类院校参加的市场营销学教材研讨会,在这次会

    议上首次提出了成立类似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之类的学术研究推广机构的设想。1983年10月在西

    安召开了市场营销学教学研究会的筹备会议至1984年1月,中国高等院校市场营销学教学研究会终于在

    长沙正式成立。这一学术团体的成立,标志着市场营销学的学术地位在中国正式得以确立。对于市场营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