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八十章 给八世达濑的优待(第2/4页)  主宰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陈鸣最终要做的是把藏地彻底的汉化,而不是学兔子搞啥东西的自治区,哪怕是名义上的,那也有着一定的消极意义的。而要将藏地汉化,要在那里建立起牢固的统治,而都离不开世代居住在此的藏民们的支持和合作,所以让他们看到‘美好’很重要。

    而更重要的是,陈鸣觉得眼下的陈汉已经有能力、实力来解决藏地问题了,是时候彻底收回和尚手中握着的统治权力了。

    而就在南京君臣的眼睛如同雷达一样扫视着一处处‘战略重地’的时候,清晨,马六甲海峡新加坡西北二三十海里的洋面上,一艘挂着北斗七星旗的大型硬帆船,正以均匀的度,雍容的朝着新加坡驶来。船甲板上,两位衣着光鲜的乘客正兴致勃勃地眺望远方的海平面,期待着目的地的出现。

    受商会董事局的指示,天南造船公司的总经理朱渥如今正乘坐着天南造船公司的最新产品,同时也是中国第一艘满载排水量过三千五百吨的大型硬帆船,在劈波斩浪。这种最大载货量过一千五百吨的商船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船舶,满载排水量过三千五百吨,比水师的旗舰还高出四分之一。完全追赶得上欧洲的帆船水平了。

    当然,度上就要差了一筹了。

    东方式的硬帆船有着西方软帆船所没有的优点,也有着西方软帆船所没有的缺陷。舒适的航行环境,简单安全的操纵和船员,逆风时的高度,这些都是西方软帆船所不能有的。

    但是硬帆船的度是一大硬伤。

    在东西方越来越平凡的商贸交往中,西式软帆船以绝对的优势盖压了东方硬帆船。可这也并不是说,后者就一点都没有市场需求了。

    以区域海航贸易为主,比如就中国沿海——包括南洋,传统的东方式帆船还是有不小的市场的。

    天南造船公司就是主攻东方式硬帆船的厂家,这家由九州商会控股的新建大型造船厂,也是新成立没多久的一家造船企业。

    在过去的六桅大船的基础上,再接再厉,终于造出了七桅大船。

    对比同样是‘七桅大船’的太湖渔船,天南造船厂出产的越洋一号,吨位比之可大出的太多太多了。

    这次‘越洋一号’从琼州岛出,直航新加坡,然后再到靖海,最后的目的地是印度西海岸的孟买,船上除了一百多名乘客外,就是整整一百人的治安队,而越洋一号装载的货物主要是产自岭南的水果糖,丝绸、瓷器、茶叶、器械,总量过千吨。

    “咱们国家老辈儿传下的船只也不差西洋人什么。江南贸易公司采购这种大吨位的东方式硬帆船的决定是非常英明,像搞远洋运输的西式帆船一样可怜巴巴地等着时间,等着季风,这是极大的浪费!”

    朱渥对身边越洋一号的船长如此的说道,自信心满怀。后者也对朱渥的话深信不疑,因为谁都知道朱渥的老子朱志伟虽然已经从江南贸易公司离职了,可老朱家在江南贸易公司的影响力根深蒂固。

    ……

    南京城里,陈惠对章嘉三世的求见避而不见。

    他的皇帝儿子在清理了蒙古之后,终于把矛头对准了藏地,章嘉三世这一辈子虽然都没有在藏地生活过几天,但作为佛教密宗在中央的代表人物,这些日子里,从藏地飞来的‘求救’书,也跟雪花一样差点将她整个湮没。

    章嘉三世在陈汉一朝的地位很尊贵,因为陈氏要承他的情,而相应的蒙古、藏地的密宗信徒们的利益受到了‘保护’,他们也承他的情。

    在危险没有来临的时候,章嘉三世的日子过的有多么滋润,可想而知。

    但是当危险来临后,他就也要背负起往昔支持者们的重托,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南京城内一次次奔走。

    皇帝老子要废除农奴了。

    藏地的‘天’要给打破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