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陷入重围(第8/12页)  敦刻尔克(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敦刻尔克》原著小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既然敌军已切断西边和南边的退路,唯一的机会,似乎是往北朝英吉利海峡的方向撤退。

    五月十九日上午六点,戈特召集六名高级军官开会,开始筹划撤退事宜。担任副参谋长的利斯准将(Sir Oliver Leese)原来早就开始动脑筋,他草拟了一套计划,让全体英国远征军形成中空的四边形队伍,同步朝最近的法国港口——敦刻尔克前进。

    这是假设军队已遭彻底包围的状况,不过情况还没到那个地步。英军所需的是一般性的撤退,第一步是关闭位于阿拉斯的总司令部,部分人员转往沿海城市布洛涅(Boulogne),其余人员前往距离海岸三十三英里的阿兹布鲁克(Hazebrouck)。指挥部则暂且留在瓦阿尼。

    十一点三十分,参谋长波纳尔中将(H. R. Pownall)致电伦敦的陆军总部,向军事行动与计划部主任杜因少将(R. H. Dewing)报告坏消息。倘若法军无法巩固英国远征军的南方前线 ——波纳尔警告——戈特将决定朝敦刻尔克撤退。

    在伦敦,那是个宁静美丽的周日。当优雅的陆军大臣安东尼·艾登(Anthony Eden)接到帝国总参谋长埃德蒙·艾恩赛德爵士(Sir Edmund Ironside)的紧急召见电话时,正准备跟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Lord Halifax)共进一顿安静的午餐。身躯巨大笨重的艾恩赛德(无可避免地取了“小不点”的小名)对戈特撤军敦刻尔克的提议大为震惊。那会是个陷阱,他如此声明。

    下午一点十五分,当波纳尔再度来电,艾恩赛德的惊惶已溢于言表。伦敦这头依然是由杜因负责接电话,他暗指戈特过于悲观,法军也许不像他担心的那样不堪。无论如何,为什么不舍弃敦刻尔克,改朝空中掩护较佳的布洛涅或加来前进?“就像龟兔赛跑的故事,”波纳尔冷冰冰地回答,“谁都以为兔子会赢得最后胜利。”

    杜因这时提出艾恩赛德属意的方案:英国远征军应该调转方向,往南杀到索姆(Somme)。这个理论完全忽略英军绝大部分兵力在东面与德军陷入苦战、无法抽身的事实,但是波纳尔并未在这一点上多加着墨,他只是平静地对杜因再三保证,敦刻尔克行动“纯粹只是总司令心中的想法”……任何决策将取决于法军能否修复前线。不过由于他已公开宣称法军正“逐渐瓦解”,可以想见,波纳尔的这番话无法平息伦敦方面的疑虑。

    杜因改采另一套策略:波纳尔是否明白从敦刻尔克撤退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而留在那里的兵力势必陷入险境?是的,波纳尔回答,他非常明白,但是往南前进无异于自寻死路。两人最终不欢而散,波纳尔觉得杜因“格外愚蠢、毫无帮助”,陆军总部则深信戈特即将陷入敌人圈套。

    艾恩赛德要求立即召开战时内阁会议,召回各自到乡下度过宁静周日的丘吉尔和张伯伦。下午四点半,内阁在海军总部、丘吉尔喜欢称作“鱼厅”的房间(一间以欢腾跳跃的海豚木雕为装饰的会议厅)集合。

    丘吉尔跟艾恩赛德的看法完全一致:唯一的希望是往南驱进,在索姆与法军会合。其他与会人士纷纷附和。他们决定由艾恩赛德亲自跑一趟,当面把战时内阁的指令交给戈特,当天晚上即刻动身。

    晚上九点,艾恩赛德从维多利亚车站搭上一班特别列车,二十日凌晨两点抵达布洛涅。到了上午六点,他便直闯戈特位于瓦阿尼的指挥部。有战时内阁的指示做后盾,他告诉戈特,唯一的机会是率领大军调头,朝南方的亚眠前进。如果戈特同意,他会立即发布必要的命令。

    但是戈特不同意。他不发一语地思索片刻,然后解释,英国远征军此刻跟东面的德军打得难分难解,根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