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1节(第2/4页)  大明之朔风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何去何从由其自择。

    “师傅,卢大人写这么多废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李榆不解地问道。

    “卢大人乃我朝廉明干练之臣,受皇上重托总督宣大四镇,每日布衣素食、殚精竭虑,一心想整顿边务,为朝廷练出一支强兵以扫平内忧外患,归化镇有钱粮可充军饷、有强兵骏马可以征战,他很看重你,希望你跟随他为朝廷建功立业,功成之日青史留名……”刘之纶为卢象升说了一堆好话,悄悄瞟了一眼李榆,压低声音又说道,“卢大人以为归化孤悬关外形同割据,此非长久之计,回归大明一统天下才是出路,所以,他想在归化逐步推行大明律法,归化的官制、军制必须符合朝制,原属文武官员一律录用授予朝廷官职,卫所之青壮招募入营为兵,在乡之军户缴纳屯田籽粒,夷人之马驼骡驴实行大明马政,银库中之银两移交总督府,另外归化镇在大同所屯之田原属朝廷卫所,人丁及土地也应移交当地官府,归化镇擅自驻军关内实属扰乱地方,必须从速撤回,否则就地收编为大同官军。”

    “这位卢大人是想要我的命,要丰州人的命,好一位廉明干练之臣!”李榆冷笑着答道。

    刘之纶叹了口气说道:“我也向卢大人说了,丰州地贫人穷、族群复杂,推行大明律法不宜操之过急,可卢大人也难啊,关内三镇粮饷两缺,官军已不堪一战,而百姓连逢灾荒,也拿不出钱整军练兵,卢大人欲助天子中兴大明顾不了许多,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归化镇。汉民,我想了很久,天下一统乃大势所趋,你不能长期割据一方,不如就此交出归化,然后纵马天下精忠报国,做一代中兴良将,这也是你和归化官员的一条出路啊。”

    “荒唐,那个卢某人应该做的是整顿吏治、革除弊政,先养民而后整军,以关内富饶之地必大有作为,我丰州乃贫瘠之地,岂有余力助他中兴大明,”李富贵冷笑着摇摇头,一拍桌子说道,“丰州救不了大明,报效皇帝请他自己想办法,我们不会给一两银一斗粮,要收回关内的屯田人丁、土地可以,但我们背了二十万两的债,投入的人力、物力无数,一个子不少给我还回来。”

    赵吉也在一旁叫道:“他把我们当什么了,想招安我们吗?我呸,就明国那个熊样,我招安他们还差不多。”

    那木儿、常书捧腹大笑,李榆向他们摆摆手,站起身郑重地说道:“我说过丰州不是我的,而是全体丰州人的,我无权把丰州交给任何人,不管他是皇帝还是总督,就按李协理的意思给总督大人回信。”

    李榆说完就走了,李富贵瞟了一眼还在发呆的刘之纶,轻声低语道:“巡抚大人,丰州的家底你知道,能维持今天局面谈何容易,总督大人报国心切,但却不懂边事,他这样做除了毁掉丰州,对朝廷没有半点好处,您应该劝劝他。”

    刘之纶犹豫了很久才点点头,心里考虑给山西巡抚吴牲、大同巡抚叶廷桂和宣府巡抚陈新甲去信寻求支持,宣大各镇好不容易太平了,可别因为这个新来的总督惹出大祸。

    一场大雪过后,几路人马悄悄到了新平堡,来人全部身着便装却骑着战马,随身还携带兵器,新平堡参将孙四旺亲自把这些人接进参将府,随后就在新平堡内外布置了严密的警戒。

    低调俱乐部又开张了,前山西镇总兵王国梁作为老前辈成了发起人,归化总兵李榆、大同总兵王朴、宣府总兵杨国柱,新任山西镇总兵虎大威和他的前任王忠一起到场——王忠躲在丰州一直没回治所,虎大威代替他去京畿混了两个月,还是山西巡抚吴牲会做人,向朝廷奏报王忠老迈昏庸免职了事,保举虎大威为山西总兵,把另一员悍将猛如虎也推荐为总兵援剿湖广,如此一来,虎大威和猛如虎升官、王忠发财,互不耽搁皆大欢喜。

    李榆和虎大威见面就抱在一起,虎大威一直在做丰州的私盐生意,两人交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