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5节(第3/4页)  大明之朔风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者、呼图克图巴图鲁”的尊号,喀尔喀三汗代表喀尔喀授予李榆“喀尔喀呼图克图巴图鲁、众汗之汗”的尊号,察哈尔人也非要凑热闹,土巴、粆图从金莲川跑来,硬要把察哈尔汗封的“彻辰巴图鲁蒙古大济农”的头衔加在李榆头上。李榆宣誓接受“蒙古保卫者和裁决者、呼图克图巴图鲁”的尊号,对后两者不置可否,但不管他如何想,从这一刻起,蒙古反清的大旗正式交到他手中,除非清国放弃占领的每一块蒙古土地,否则他只有打到底。

    宣誓结盟之后,双方委派了通商大使,丰州把东胜左卫的千户依塔克调任驻喀尔喀通商大使,此人出自阿勒坦汗的钟金夫人一系,与巴图、那木儿曾经一同受教于绰尔济喇嘛,能力还不错,喀尔喀三汗委派的驻丰州通商大使不出意料是商人德格。李榆还很大方地送给他们每人一百杆马铳、两尊皮革炮、三千枝铁头箭和三百石粮食,并且交付首期借款三万两银钞,喀尔喀三汗捞够了好处,又挑出一千喀尔喀精骑接受丰州军训练,速布台和一些年青贵人想留在丰州学习,这支骑兵正好交给他们率领,然后就急匆匆向回赶——大清皇帝阴险狡诈,可不能让他趁虚而入偷袭了老巢。

    送走了喀尔喀人,丰州商会内一片欢腾,人人击掌相庆,这笔生意赚大了——十万两银钞算什么,一大堆纸而已,还年息五分,五年内还清,哪有这么蠢的生意人,这笔巨款转一圈很快就会变成牛羊加倍赚回来,让喀尔喀人放手花钱吧,只要银钞用上瘾,你就跑不出我们的手心,三十万人口、数以万计的牛羊、大片的土地和矿藏会带来多少财富啊!喀尔喀已经搞定,下一个是谁?明国太大只能一步一步来,大清国似乎也要上钩了。

    比较郁闷的是刘之纶,大明的巡抚在丰州只是个摆设,谁都知道他是个好人,也没人不尊重他,问题是他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所以只能被晾到一边。这次喀尔喀人来访,刘之纶本能地想到奏请朝廷召夷人入京参拜天子,以显示大明国威远及四夷,丰州官员被这个荒唐念头吓了一跳,苦苦哀求老大人千万别来搅局。李富贵还威胁刘之纶,这件事根本别对朝廷吐露一个字,否则必致朝廷于难堪——召夷人入京,谁敢担保两千多夷人入关不出事,置之不理,夷人拜边镇总兵却不拜天子,朝廷脸面又何在?还不如装作没看见。刘之纶左思右想之后,干脆天天呆在家里教小李晋读书,对外面的事不闻不问。

    归化以东不到十里处,有一处高大建筑矗立在黑河边,与丰州常见的那种以木料、砖瓦建成的山西民居不同,它以青石砌成,内有巨大的天井,外有坚固的裙墙,周边将近半里长,似乎是多个大型建筑连在一起,却显得浑然一体、气势恢宏,建筑主体采用石砫加固支撑,顶部呈穹窿状,墙体巨大而厚实,开有许多窄小的窗口,而裙墙每个棱角处都伸出一个两丈高的半圆形平台,目前只建好第一层,已有三丈多高,而且还在往高处修,据说要建三层高——这就是高一志、韩霖仿照泰西样式修了一年多的天主教堂,但归化人都认为它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高一志躺在卧房的床上,眼睛盯着四面的墙壁——为了这座教堂,他四处奔波,请精于工建的教士设计图纸,向各地有钱的信徒募集善款,还以传授泰西技艺之名向丰州总理府请求调拨工匠、劳力,好在丰州信众鼎力支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总算把工程维持到现在,但他也累倒了。

    “阿方索,大统领来看你了。”坐在床边的王徵低声说。

    李榆进了门,向屋内瞟了一眼,那木儿、韩霖、马光远这几个信西教的人都在,他走到床前握着高一志的手坐下,低声问候了几句。

    “我问过医官,您不能继续劳累了,我已经准备好车驾,明天您就回关内,”李榆看高一志还在犹豫,又指着韩霖继续说道,“雨公兄还留在这里,修筑教堂的事就交给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