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5节(第2/4页)  大明之朔风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民的人身或私产,应及时通报对方通商大使并邀请其参与合议;再次是统一税制,鉴于喀尔喀内部各自为政、乱设关卡的现状,丰州将帮助喀尔喀制定税制、组建税司及培养税吏,并且依照丰州税法征收货物往来的关钞税,所得税款全部用于喀尔喀的民生及军费。如果喀尔喀答应这些条件,丰州各大银钞行将共同向喀尔喀提供十万两银钞的借款,年息五分,五年内逐步还清,可用牲口、羊毛偿还。

    “我们真是劳神费力呀,一大笔钱白给你们用,还得替你们打理税务,算了,一家人嘛,就不计较了,记住,是银钞,不是白银,免得那个家伙见钱眼开,拿到银子就跑路了,”沈守廉一脸的吃亏像,随手指着喀尔喀贵人们说道,“我知道你们各过各的日子,放心吧,收到的税款每家都有份,怎么分你们自己去商量。”

    喀尔喀人发了一会儿愣,一起把目光投向硕垒、衮布和素巴第,三个家伙交换了个眼神,然后扭头就向外走,喀尔喀人立刻一窝蜂地跟在后面。回到馆驿中,喀尔喀人再没出去过,一连几天争吵不休,连那木儿也被请去评理——喀尔喀太穷了,拥有成千头牛羊的贵人家中也翻不出多少白银,十万两白银是个天大的数字,谁都想多要一点,至于以后的税款自然也要人人有份,三位大汗不但镇不住场子,反而因为有可能多吃多占成了众矢之的。争吵的结果,大家觉得大济农作为外人更靠得住,收税和分钱的事就让大济农的人干吧,反正喀尔喀人已经退化到只知道抢钱不知道收钱的地步了,至于《保护私产令》更是受到了欢迎,有人甚至主张把《保护私产令》变成喀尔喀的法令,免得实力强的贵人打他们的坏主意。喀尔喀人几乎完全接受丰州的援助方案,还钱的事根本不去考虑,那是不可能的事,为了便于以后赖账,他们还一致主张拥戴大济农为“喀尔喀众汗之汗”。

    这几天,丰州、鄂尔多斯、察哈尔和喀尔喀四地的大喇嘛也汇聚到归化银佛寺,商议如何整合喇嘛教势力——喇嘛教长期以来如同一盘散沙,喇嘛和贵人无所顾忌地互相吹捧滥封尊号,以至于汗王、高僧多如牛毛,喇嘛教的权威几乎丢失殆尽。尽管绰尔济喇嘛一再主张统一教权,限制滥发尊号,但他老人家资格再老、威望再高也不能捞过界,大家还是各拜各的佛,各念各的经,谁也不想让别人插一脚,

    不过,金国汗称帝的消息把喇嘛们吓坏了,以前有察哈尔汗的打压,他们还能够接受金国汗,但如今察哈尔汗死了,而草原上又有了新的英雄,金国汗自然就被抛弃,重新成了山林里信仰萨满的野蛮人。绰尔济喇嘛此时重新提出统一教权、一致对外的主张得到了各地喇嘛的认可,喀尔喀喇嘛也成了绰尔济喇嘛的坚定支持者——土谢图汗得到李榆的保证,绝对会给他儿子一个体面的尊号,未来的喀尔喀大喇嘛还是他家的,土谢图汗投桃报李也指使喀尔喀喇嘛毫无保留支持绰尔济喇嘛。

    到会的喇嘛自然也有收获,讨价还价几天后,都成了最有德行的大喇嘛,今后喇嘛获得尊号必须要经过他们公议推举,其他喇嘛私下授予尊号或接受尊号一概不认,而核准并授予尊号的大权则交给丰州大统领——没办法,谁叫人家最有实力,他如果不认账,给你再高的尊号也没用。喇嘛们还做出一项重要决定,为了让丰州大统领高举反清的大旗,授予他“蒙古的保卫者和裁决者、呼图克图巴图鲁”的尊号。

    喀尔喀人和喇嘛们找到大统领府,把他们各自的意见一说,大统领府的官员们见好就收,盟约在最短的时间内签订,议事院也随即表决通过——大清帝国的威胁在即,谁也耽搁不起时间,丰州、喀尔喀、察哈尔再加上喇嘛势力组成的反清同盟正式形成。

    五月初十,李榆和喀尔喀三汗在黑河边刑乌牛白马誓,丰州与喀尔喀正式结盟,绰尔济喇嘛代表各地喇嘛授予李榆“蒙古保卫者和裁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