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带他买糖吃,绰尔济喇嘛要带他去银佛寺玩,沈守廉、孙庭耀要给他买玩具,六岁的小李晋高兴得直拍手——谁都不傻,小李晋血统纯正、聪明伶俐,还讨人喜欢,背后又有土生土长的丰州人做后盾,大统领之位传给他是人心所向,其他人只能做陪衬,大统领拉再多的人当儿子也一样,公举好啊,正好帮李晋把大他一个月的哥哥李蒙挤开。
李蒙则不声不响地和孔果尔一起到了苏泰身边,察贵赶忙跟过去——察贵太淘气,爹妈要打他,姨父、姨妈要骂他,还经常被李定国一伙教训,孔果尔、李蒙也和周围的人合不来,他们三个正好成了好朋友。巫浪哈瞟了儿子一眼,继续和乌兰聊着话,儿子是苏泰带大的,跟苏泰关系亲密,对她这个生母很冷漠,反而是乌兰生的小李晋很会讨好她,既然如此,她又何必替儿子操心,还不如和乌兰一起做生意呢。
哈达里、李定国一帮小兄弟从地上爬起来,马上围成一团勾肩搭背胡吹起来,不时爆发出一阵笑声——他们本来就是李榆看着长大的,李家就是他们的家,当不当儿子都一回事,至于大统领之位想都不去想,那还轮不到他们。
李榆突然觉得白说了一大堆废话,别人该怎么样还怎么样,算了,顺其自然吧,公举制度好歹能把继承大位的事摆上台面,继位者和官员之间有了相互制约,丰州内讧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我只能做到这一步啦,你们的路还是自己走吧。
李榆被金国内讧吓得胆颤惊心之时,天聪汗进入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候——他要当皇帝了,今年三月金国文馆被改成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内三院形同明国内阁,加上已有的处理政务的六部、掌管蒙古事务的理藩院以及正在筹备的都察院,三院六部二衙门的框架基本形成。大金国的汉臣几乎个个精通帝王之学,大汗那点心思谁都猜得到,不过这种话不能让大汗说出口,有汉臣们怂恿,满洲、蒙古王公脑子也开窍,群臣以大贝勒代善领衔上书恳请大汗“早定尊号”。天聪汗很谦虚,以德才不够再三推辞,群臣当然不答应,连续三次恳请大汗登基称帝,这帮家伙苦苦哀求,那副哭天抹泪、寻死觅活的样子让天聪汗也心软了,同意看在天下亿万生民的面子上,自己就勉为其难吃这份苦吧。
现在没人敢唱对台戏了,镶蓝旗的阿敏幽禁五年,已经有点疯疯癫癫,这家伙比他阿玛命硬,可能还要再活几年,济尔哈朗如今像条听话的狗,叫他咬谁就咬谁;老正蓝旗完蛋了,莽古尔泰、德格类灰飞烟灭,老正蓝旗与两黄旗混编分出新正蓝旗,豪格当了旗主,这是自己人;正红旗的老代善更老实了,几乎是夹着尾巴做人,他家老大镶红旗的岳托一向口无遮拦,如今突然成了哑巴,再不敢乱发杂音,老二硕托是个混混,根本不值一提,老三萨哈廉正月起卧病在床,才三十多岁就成了病秧子,肯定是被吓坏了。两白旗的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三兄弟都有本事,渐渐成了一股势力,但这哥仨抱得太紧,而且做事滴水不漏找不到把柄,好在他们还算听话,以后再慢慢说吧——天聪汗很有些得意,把这帮不争气的兄弟踩在脚下,大金国才能兴旺发达,想当初老汗留下一副几乎崩溃的烂摊子,还不是他力挽狂澜才走到今天,他不做皇帝谁有资格做皇帝?这是上天对他的眷顾啊。
四月十一这一天,大金国诸贝勒、贝子、勋贵、重臣以及四十多个蒙古部落的首领云集大政殿,司礼官员向众人宣读诏书——大金国从今起定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金国大汗从此成为大清国皇帝,蒙古首领们随后献上“博格达彻辰汗”的尊号,向大清皇帝表示臣服。天聪汗从金国国主升格成满、汉、蒙三族的皇帝,自然也不能小气,大把的爵位随手就封,代善被封为和硕礼亲王、济尔哈朗被封为和硕郑亲王、多尔衮被封为和硕睿亲王、多铎被封为和硕豫亲王、岳托被封为和硕成亲王,豪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