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8节抚臣(一)(第3/4页)  大明之朔风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握着刘之纶的手说道,两个好朋友终于又见面了。

    “正希也辛苦了,边外困苦,你看起来瘦多了,脸色也变黑了,”刘之纶感慨地答道,转脸又看着向他施礼的李榆和那木儿说道,“汉民和新生也辛苦了,归化开镇你们有大功于朝廷啊,汉民现在还读书吗?读的是什么书?”

    “弟子不肖,这几年公务繁忙顾不上读书,偶尔看看也总是记不住。”李榆脸一红,挠着头不好意思地答道。

    刘之纶不满地摇摇头,马上又大叫起来:“你的头发为何没有蓄起来,《孝经》白读了吗?还有你们的衣服,不伦不类、丑陋至极,你难道想当夷人吗?”

    李榆吓得一哆嗦,那木儿也赶忙捂住帽子,丰州头的特点就是短发或秃瓢,哪里会蓄发,丰州的衣服也没有采用汉服右祍的式样,而是圆领、直开、窄袖、长不过膝,这也是为了融合华夷各族,避免华服与胡服的左右衽之争,最初是官服、军服的式样,丰州老百姓没文化,一切讲实际,觉得这种衣服省布料,而且干活方便,渐渐地流行开,成了标准的丰州服,刘之纶是理学大家,号称刘圣人,看到弟子这般打扮当然冒火。

    刘之纶指着李榆、那木儿痛斥,刘兴祚、白显志参加过京畿大战,与刘之纶关系不错,本来想上去打个招呼,看到刘之纶怒气冲冲的样子,也抱着头向后缩,号声、铳声停下来,当兵的目瞪口呆地看着师父骂徒弟。李全有点尴尬,悄悄打个招呼就回去了,几个跟随刘之纶出关的官员立即跟着他向关内跑——王牧民在路上讲的事把他们吓坏了,丰州官员俸禄微薄,还得自己种职田,更可怕的是丰州没有轿子,出门全靠骑马,没有一身骑射功夫,说不准在荒郊野外被狼叼了,这哪是人过的日子,鬼才愿意去呢,这几个人一跑,刘之纶身后只剩下一个骑马的年轻武将和书吏、家丁了。

    “元诚兄,关外比不得关内,过些时候你就知道了,别光顾着骂汉民、新生啦,你的人都要跑光了。”金声拉住刘之纶劝道,随手又指指他的身后。

    “都是你把他俩惯坏了,”刘之纶气呼呼的,转身看了一眼那几个向关内跑的官员,轻蔑地说道,“一群没用的东西,跑光了更好,这一路上他们就没少添麻烦,到了归化也干不了正事,薛佥事,你若是想回去也由得你。”

    “末将愿意随大人留下,”年轻武将答道,随后走到李榆面前拱手说道:“末将薛显光,山东青州人氏,崇祯四年赐武进士出身,原为京营旗鼓游击,现奉调兴和卫佥事。”

    刘兴祚笑起来:“原来你是要到兴和卫,好啊,我那儿正缺人,我可先提醒你啊,兴和卫苦得很,能不能呆下去全看你自己,受不了就趁早滚蛋。”

    “末将吃得了苦,大人如何称呼?”

    “本将刘兴祚,朝廷封的平虏副将,也是现任兴和卫指挥使,不过这个官职朝廷没给过,你是兴和卫第一个朝廷任命的官员,要是打定了主意,过两天随我回兴和卫。”

    “末将愿意追随大人。”薛显光坚定地答道。

    “天色不早了,我们赶紧上路吧。”金声挥手说道,李榆把刘之纶、马士英扶上马,又和王牧民说了几句,王牧民笑呵呵地回大同去了,一行人随即向北走去。

    蛮汉山大统领府,丰州三巨头鄂尔泰、李槐、李富贵正襟危坐,佥事云荣、赵吉,参政杜文焕、张孟存、蔡如熏小心地坐在一旁——丰州官制改革后,减少了佥事、参政人数,这几位加上大统领李榆、副统领刘兴祚、巴图、佥事那木儿,这就是目前预机要的中枢核心,其他的佥事、参政一律裁撤,有人立即不满了,其中就包括对面坐着的四个人——孙庭耀、李建极、沈廷扬和范永斗,正好是秦商、晋商、南直隶商和边商的代表。

    “你们凭什么撤我的差,我为丰州出了多少力,撤别人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