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葫芦兵,严守豫北一线,谨防流贼被赶进河南。朝廷也发了急,兵部尚书熊明遇剿贼不力,又冒冒失失为私自款寇的沈棨说好话,皇帝毫不客气将其免职,接替熊明遇的张凤翼如坐针毡,请朝廷下诏令宣大总督张宗衡移驻平阳、山西巡抚许鼎臣移驻汾州,各统官军固守要地、剿灭流贼,如此一来山西的官军力量分散了。山东情况似乎好转,祖大寿派祖宽、李重进率三千辽西铁骑进入山东,在山东巡抚朱大典、总兵陈洪范的指挥下,八月两次大败孔友德叛军于沙河、黄县,随后兵围登州,孔友德、耿仲明被困。
洪承畴大人无法杀尽流贼,剿贼的结果是驱贼入晋,而宣大总督和山西巡抚各驻平阳、汾州相当于画地为牢、守株待兔,根本对付不了四处流窜的流贼,山西糜烂已成定局,等山西无粮可食,流贼肯定过黄河进入河南腹地,大明以后日子难过了。孔友德恐怕要完蛋,他的东江军能凑出三千就不错了,其他都是跟着起哄的山东兵,绝不是辽西精锐的对手,这家伙不会等死,老汗活着的时候就招降东江镇,把他逼急了,肯定跑去投奔金国,那对大明可不是好事——李榆沉思着,不由得摇摇头,大明真要是挺不下去,肯定也会把丰州拖下水,到时候他也无法置身事外。
“大帅,刘大人到了得胜堡,正在向得胜口赶来,”李全又跑回来报告,随手把身后一个穿青布棉袍的中年人推上前,“老马吃了官司,被朝廷议罪戍遣丰州,刘大人带他一块来了,正好给带个路,人就交给大帅了。”
“让大帅见笑了!”满脸通红的马士英低头向李榆拱手行礼。
李榆忍不住笑起来,马士英也是个倒霉蛋,好不容易当上宣府巡抚,一朝权在手,立即动用库银六千两送往京师表示感谢,这本来也是大明官场的惯例,升官给钱天经地义,却不幸遇到了个没事找事的监视太监王坤——这家伙因为隐瞒不报前宣府巡抚沈棨、总兵董继舒私自款寇之事,被皇帝狠狠教训了一顿,正想找点由头迎合主子,发现老马的恶劣行为,毫不犹豫上书揭发,可怜的老马在朝中没背景、没人脉,无人替他说句公道话,在巡抚位置上做了不到两个月就被革职议罪,李榆从塘报上得知此事后,还派人到宣化慰问老马,就是没想到朝廷会把老马赶到他这里。
“马大人,还是叫我汉民吧,别看你落难了,我照样认你,到丰州想做什么尽管说,绝不会让大人吃苦的。”李榆拉着马士英说道。
“你也别叫我大人了,听起来觉得刺耳,叫我老马算了。李汉民,你还好意思笑,我托人走门路,本来可以戍遣到南直隶军镇,都是因为你,刑部硬说我和你熟,可以帮助朝廷教化丰州,一脚就把我踢来,我算被你害苦了!”马士英说着说着就发起火,丰州官员们笑着围过来,一起安慰老马受伤的心灵。
说笑之间,刘之纶一行出关了,丰州军立即吹响军号,同时向天鸣放火铳,李榆、金声带领官员们迎了上去,向刘之纶行礼。
刘之纶此行拖了些时间,朝廷忙于山西、山东平乱,几乎将归化忘到脑后,吏部直到九月底才下了赴任公文,顺手还任命了一些官员交给刘之纶一块带到归化就任,这帮人不老实,一路上找出丁忧、生病之类的借口拒不出关,有人干脆不打招呼就溜之大吉。刘之纶好不容易拖着手下的官员到了阳和,张宗衡只对他说了几句“切勿生事”的话,就急匆匆赶往平阳,到了大同,张廷拱已卧病在床,把事往王牧民身上一推,其他的一概不管——王牧民现在的身份是丰州的通商大使,根据张廷拱和李槐达成的协议,常驻大同办理丰州与大同交涉事宜,他的动作倒是快,立即安排刘之纶一行人出关,而且还亲自陪同,不过跟随刘之纶的官员从出京时的十几个锐减到四五个,其他人不是路上跑了,就是赖在大同不肯走。
“元诚兄,一路辛苦了。”金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