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4节 丰州人(一)(第3/4页)  大明之朔风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喇嘛在美岱召很少外出,大多数时间都在思考问题——这些年发生了太多的事,先是察哈尔人打来了,接着丰州兴起了,随后又是金国的威胁加剧,作为深孚众望的黄教大喇嘛和阿勒坦汗的直系子孙,他不得不为喇嘛黄教和土默特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殚精竭虑。

    蒙古右翼各部被察哈尔击败后,草原上的贵人们死的死、逃的逃,部众成了一片散沙,他与众多德高望重的黄教喇嘛痛定思痛,一致认为继续依赖没用的蒙古贵人已经不现实了,必须寻找新的力量重新整合右翼各部,这个新的力量就是李榆,他同时还是土默特博硕可图汗的塔布囊(女婿),拐弯抹角也与贵人沾了边,喇嘛们承认了绰尔济喇嘛授予李榆的洪巴图鲁尊号,为了加大黄教对李榆的束缚,又将喇嘛教的转世一说也应用到李榆头上,李榆突然间变成阿勒坦汗转世,拥有了统治丰州的合法性。而李榆也没有让喇嘛们失望,两三年的时间就把察哈尔甩在后面,察哈尔汗支持的喇嘛红教势力也随之减弱,黄教重振的一天似乎即将到来。

    然而新的威胁又来了,山林中的诸申再度崛起,并且开始逐步征服蒙古各部,其野心勃勃让喇嘛们恐惧——诸申的前辈女真人建立金朝后,曾经对漠南的草原各部实行残酷的减丁之策,而蒙古兴起时也几乎杀尽入关的女真人,诸申还投靠明国充当过杀戮蒙古人的狗腿子,草原上的蒙古人与山林中的诸申有着解不开的世仇,只有一个倒下,另一个才能站起来。他们也不相信金国人真的信奉喇嘛教,那不过是他们打击察哈尔汗的手段,野蛮的诸申骨子里还是信奉萨满,他们把红教不守清规教律的恶习也传播到黄教喇嘛之中,以致喇嘛可以****生子而不受处罚,如此践踏佛法的人,自然也是喇嘛教的敌人。

    这个敌人太强大,既使是洪巴图鲁李榆也难以对抗——诸申虽然人口远少于蒙古,但通过招揽和掳掠蒙古人、汉人以及北方的野人,成为一个二百万人口的大国,而且金国汗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充分调配金国的力量,相比之下蒙古人不但人丁稀少,而且部落林立一盘散沙,根本没有希望抵御金国的威胁,喇嘛们为此忧心忡忡。李榆从关内移民这件事,使绰尔济喇嘛大受启发,几经思考后思路逐渐清晰起来,于是想出“同族异俗”的主张,也就是大肆招揽人口以扩充实力,不再局限于地域、族群之分,所有来到这片土地上的人都可视为同族——丰州人,只不过语言、习俗不同而已,绰尔济喇嘛现在也把“土默特”换成了“丰州”的叫法,认为这样有利于人口融合。

    绰尔济喇嘛对自己的创新很得意,把草原上有德行的大喇嘛们召集起来,正式推出他的主张,认为只有对那些异乡人加以善待,大草原自会潜移默化使他们归附,人口增加了我们的实力就会增强,而且关内人以信佛者居多,他们迁移到丰州也正好给了喇嘛黄教扩充信众的机会,我们手里有人口,再加一个强有力的大统领府,丰州就有能力与金国斗一斗,而随着丰州的强大,黄教的影响力也会扩大,红教势力必定会从此一蹶不起。喇嘛们对此半信半疑,不过在外力的重压之下,他们还是愿意作出尝试。

    正巧天降大雪造成雪灾,他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个促进族群融和的机会,于是在美岱召开了一个有土默特人、察哈尔人和板升汉人参加的大型****,宣扬“同族异俗”的主张。有众多喇嘛为他捧场,这一主张自然得到了信众们的认同,大家响应他的号召捐粮捐物,保证善待到丰州的异乡人。随后,老喇嘛在众人的支持下,带着筹集到的几十车粮食、财物赶往丰州,把李榆给他的信也错过了。

    绰尔济喇嘛进入丰州就连续举行****,他驳斥了关内人带来雪灾的荒谬说法,指出这种说法一定出自愚蠢的萨满之口,照此说法草原每十年八年出次雪灾又该如何解释,相反他认为雪灾是神佛的旨意,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