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3章 人间二十二忠骨【一更+二更】(第5/6页)  [剑三+综]快穿之开宗立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出别的来。

    在假山之外,谢知非像是想到了什么,面上露出厌恶:“天人感应?”

    昔日董仲舒向刘彻提‘天人感应’,其对天灾的注解乃:灾者,天之谴也……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

    因此面对即将到来的干旱,面临危机最大的不是刘协而是谢知非同曹操。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曹操说的对,此时动均田和科举,那就是动曹操和谢知非的命根子。真到了不得已的时候,谢知非觉得曹操很有可能将那些个世家大族一杆到底,然后在杆死自己,留下一张空荡荡的白纸给刘协施展。

    至于为什么会觉得曹操要这样做?

    谢知非淡定的摸了摸鼻子:因为他就是这样想的!烂摊子什么的,还是留给曹操吧,他最会做的就是制造烂摊子而不是收拾烂摊子!

    那日院中商议之后,知道刘协四人藏在暗处的谢知非同不知道的曹操匆匆出府去找手下商议要事,待到第二天的上朝,回到宫里想了一夜的刘协出来是让人大吃一惊。

    昔董卓曾言刘协有天子气度,今日当刘协一步步走上御座的时候,人还是那个人,然而其皮肉之下的灵魂却早已焕然一新。稳稳的坐在御座上,刘协隔着眼前晃动的琉璃珠看到堂上分裂左右的曹操同谢知非,眼前忍不住又有一阵模糊:“上朝。”

    随着谢知非同曹操分别上疏,刘协忍不住看向宣室外的未央宫:他不要中兴之主,因为中兴的大汉依旧不是他此时想要的大汉!

    他要的是一个全新的大汉朝,一个能让后世提及时无限向往的大汉朝,一个东风入律,民安物阜,尧雨舜风的中天之世!

    宣室之外,金色的阳光洒落长安,一片灿烂繁华。

    刘协坐在御座之上,冷静的听完谢知非同曹操的奏言,一道道诏令有序不紊的从他口中说出,虽仍有诸多瑕疵让已有圣主之风。

    暂停宫殿的修缮,裁减宫女,天子用膳改为至简……

    在曹操同谢知非提的诸多建议中,刘协只有一件没有同意,那边是暂停朝臣俸禄。刘协停了各地选秀女一事,所有钱财尽数用于修复和开凿新的水渠以备旱灾。更命所有至司隶耕种的流民,每分得三亩土地,其中两亩必须耕种抗旱的稷米。

    随着从长安的诏令一道又一道的下发,毁坏的水渠得到修复,没有水渠的地方也开始量测。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袁绍同公孙瓒打得激烈的时候,干旱降临来。

    两河及三辅皆有旱情,除荆州旱情稍弱,徐州旱情不显,以司隶同兖州旱情最为严重。

    至芒种,因接连大旱无雨多地小麦空壳无收,所幸关中修复水渠时朝廷有令命司隶各地急种稷米,稷米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长得快,丢一地方不理不睬七八年也不易坏,在这时候变成了对抗饥荒最好的粮食。

    即便朝中早有准备已将旱灾降至最低,然司隶同兖州持续九月的干旱却是事实。

    这两个地方是当今天下唯二实施均田法之处,世家大族早对均填不满蠢蠢欲动,朝堂上最近已有硝烟弥漫,曹操与谢知非今日高压之下如同行走的冰山,走到哪里就把冷气带到哪里冻得人瑟瑟发抖。

    可就在曹操同谢知非严阵以待准备对付世家大族借此反扑的时候,有个人突发奇想对着曹操和谢知非发檄文使得两人喜大普奔。

    占据了江淮之地后袁术一直没有忘却心中想要做天子的**,加之光武皇帝遗世之语,袁术怎么看皆类己。恰逢司隶、兖、徐州大汉。汉室十三州统共三州遇旱,朝廷一个不剩尽数占完了。

    袁术顿觉这是苍天警训,世家大族不喜欢曹操和谢知非,如今司隶同兖州大旱岂不正是说明天亡汉室,这万里天下江山合该他袁氏的!

    左等右等不见有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