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五章,求法(第1/3页)  心经的故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那时候佛游行在拘娑罗国,佛和大弟子众在一起,他们在摄惒林中,还有很多名德、上尊长老也和佛在一起,有尊者舍利子、尊者大目犍连、尊者大迦叶、尊者大迦旃延、尊者丽越、尊者阿难等,这些上尊长老,佛的大弟子等,他们在佛住的叶屋子附近住着。有一天佛对诸比丘说,你们等应该行于求法,为什么我这样说呢,是我慈悲怜悯弟子,所以我要你们行于求法,你们不要行于求饮食。如果你们行于求饮食,不行求于法,这样是你们自恶于自己。如果你们可以行于求法,不行求饮食,你们便是在自好于自己,我也有名称。佛说,什么是诸弟子为了求饮食而依佛行,不是为了求法。是如果有弟子饭食以后,饭食的事情已经办好,(过来吃饭的时间,佛弟子过午不食),饭食以后还有残食。后来又有二个比丘来到此地,此二比丘饥渴无力,比丘对此二人说,我已经饭食已,饭食的事情已经办好,还有残食,如果你们想食用便可以自己取来吃,如果你们不吃,我要把这些残食泄到干净的地方,或者倒入无虫的水中。这时候这二比丘中的一个比丘想,他想,世尊饭食以后如果还有残食,如果没有人取来吃,世尊一定是倒在干净的地方,或者倒入无虫的水中,我今天应该取来食用,于是他便取来食用。比丘食用以后,虽然他可以得到一日一夜的安隐,但是此比丘因为取食来吃,他没有理解佛说法意。为什么呢,此比丘因为过午而食,他不能得到少欲,不能知道厌足,不能得到易食,不能得到易满,不能得到知道时间,他不知道节限,不能得到精进,不能得到宴坐,不能得到净行,不能得到远离,不能得到一心,不能得到勤精进,也不能得到涅槃,比丘因为取此食物来食,违反了佛的意,(过午不食),这就是有弟子为求饮食而依佛行,不是为了法。佛说,什么是佛弟子行求法,不行求饮食。如果这二个比丘中的另外一个比丘,如果他想,世尊饭食以后,饭食的事情已经办好,如果还有残食,如果我们不取来吃,世尊一定是把这些残食倒在干净的地方,或者倒入无虫子的水中,但是世尊又说,午后之食是残余食也,我今天宁可不取来食用,他如此想以后,便不取食物来食。佛说,此比丘因为不取食物来食用,虽然他在一日一夜中会有苦而不能安隐,但是此比丘因为没有取食来食用,他得到如佛所说的意。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比丘不取此食来用,他得到少欲,得到知足,得到易食,得到易满,得到知道时间,得到节限,得到精进,得到宴坐,得到净行,得到远离,得到一心,得到勤精,得到涅槃,这就是此比丘因为不取食而得到如佛所说的意,这就是诸弟子为了行求法而依佛行,不是为求饮食。佛告诉弟子说,如果有法、有律,(佛法中说的法有,善法,恶法。比如杀就是恶法,布施精进是善善,律也有善律和恶律),如果尊师乐意远离这些法和律,而佛的上尊弟子等,他们不乐远离,这样的法和律不能绕益多人,不能让多人得到快乐,这样的法和律不是怜悯世间的法,也不是为天和人求利益的法,不能为天和人求到安稳和快乐。佛说,如果有法和律,尊师乐意远离,佛的中、下弟子不乐意远离,这样法和律不会绕益多人,不会令多人得到快乐,不是怜悯世间众生的事情,不是为了天和人求绕益的、求安慰的事情。如果有的法、律,尊师愿意远离,佛的上尊弟子也乐意远离,这样的法和律是利益多人的事情,可以使得很多人得到利益,是怜悯世间的事情,也是在为人和天求利益的事情,是求得安慰快乐的事情。如果有法和律,尊师乐意远离,佛的中、下弟子也乐意远离,这样的法、律是利益多人的事情,是可以使多人得到利益和快乐的事情,是怜悯世间的事情。那时候尊者舍利子也在大众中,世尊告诉舍利子说,舍利子,你为比丘说法如法,我现在有一些背痛,我要休息一下。舍利子受佛的教导,他对佛说,是,世尊。于是佛卷起僧伽梨衣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