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枕头,佛右侧而卧,足足相累,作光明相,以正念正智慧常念坐起想。那时候舍利子对众比丘说,诸圣贤,你们要知道,世尊只是在简略的说此法,你们怎么样理解佛说的法意,怎么样把这个法广泛告诉大众,广泛为大众去说这个法。这时候在大众中,有一个比丘,他问舍利子问,尊者舍利子,如果诸长老上尊他们自己说,我已经得到了究竟的智慧,我生已经尽,梵行已经立,所作已经办,不更受后有,我已经知道了真如的法。其他修行梵行的人听闻他这样说,便会得到欢喜。这时候又有一个比丘问舍利子说,尊者舍利子,如果佛的中、下弟子,他们意求愿得无上涅槃,诸梵行者看见他们有如此的行,也会得到欢喜,那么此比丘所说的意,于你尊者舍利子所说是不同吗。尊者舍利子告诉比丘说,诸圣贤,你们听我为你们说。如果有法和律,如果尊师乐意远离,而佛的上弟子不乐意远离,这些上弟子有三种事情会毁,是什么三种事情会毁呢,是尊世于此法、律乐意远离的时候,佛的上弟子不能学习舍离,上弟子以此可得毁。尊师如果说可断的法,(比如断杀,断邪见。。。),如果佛的上弟子不去断这些法,上弟子以此可得毁。对自己本来可以受证的法,上弟子舍下方便,上弟子以此可得毁。如果有法和律,尊师于此乐意住在远离,上弟子不乐意住在远离中,他们有此三种毁。如果有法和律,尊师乐意远离,佛的中、下弟子不乐意远离,他们也有三种毁,什么三种毁呢,是如果有法和律,如果尊师乐意对此法和律远离,佛的中、下弟子不学习舍离,他们以此可得到毁。如果尊师说要断的法,中、下弟子不断此法,他们以此可得到毁。本来所可受证的法,他们舍下方便,他们以此可得毁。舍利子说,诸圣贤,如果有法和律,尊师乐意远离,佛的上弟子也乐意远离,他们可以得到三种称叹,什么三种称叹呢。是尊师乐意远离的法和律,佛的上弟子等也学习远离,上弟子以此可得到称叹。尊师如果说要断的法,上弟子便断这样的法,上弟子以此可得到称叹。所可受证的法,上弟子可以精进勤学,不舍方便,这是上弟子可称叹的法。(佛法中的法,是一切,比如杀可以说是一种不善法,怜悯救度众生是一种善法,偷盗是一种不善法,布施是善法,法有善法恶法,律也有善律恶律。法有真如的法,有世间的法,这里说的是世间的法。雨天也可以说一法,雨天可以是善法,可以是不善法,如果雨水多的天气,带给众生受苦难,可以说这样的雨天是不善法,同样,干旱使得庄稼不能生长,干旱对某一些事情来说是不善法,而这时候下雨就是善法。。。。)舍利子说,如果有法和律是尊师乐意住在远离中,佛的中、下弟子也乐意远离,他们也可以得到三种称叹,什么三种称叹呢,是尊师于此法和律乐意住在远离中,佛的中、下弟子也学习舍离,这是他们可称叹的地方。如果尊师说要断的法,佛的中、下弟子便断这样的法,这是他们可称叹的地方。他们所可受证的法,中、下弟子可以精进勤学,不舍方便的行,这是他们可称叹的地方。舍利子对比丘说,诸圣贤,有一种中道能够让你们的心得到住,得到定,得到快乐,是随顺法,次第随顺于法,得到自己对智慧的通达和觉悟,一直得到涅槃。舍利子说,诸圣贤,什么中道的法,可以令你们得到这些,舍利子说,诸圣贤,如果你们的念在想恶的时候,你们恶念的欲也是恶,你们要断这样的念欲,断自己恶念的欲,你们对自己内心中的恚、怨结、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慢、最上慢、贡高、放逸、豪贵、憎争,你们自己内心对这些的贪念也是恶,你们内心执着于这些也是恶。你们要断除内心对这些的贪和执着,这就是中道,你们要让这个中道住在自己的内心,可以让你们得到定,得到快乐,得到随顺法,次第随顺法,得到通达智慧和觉悟,也得到涅槃。舍利子说,诸圣贤,还有一种中道的法,如果你们可以把这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