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佛游行在舍卫国,佛在胜林给孤独园中,一次尊者阿难在禅坐中起来,他到佛所礼拜佛足,阿难合掌问佛说,世尊,持戒的义是什么。佛说,阿难,持戒者,是令持戒者不悔。佛说,阿难,如果有持戒者,他可以得到不悔。阿难说,世尊,什么是不悔。佛说,阿难,不悔是欢悦,不悔的人便可以得到欢悦。阿难问,世尊,什么是欢悦。佛说,阿难,欢悦是令喜的义,有欢悦的人便可以得到喜。阿难问,世尊,什么是喜。佛说,阿难,喜者是令止的意,有喜的人便可以得到止身。阿难问,世尊,什么是止。佛说,阿难,止可以令乐,有止的人便可以得到觉的乐。阿难问,世尊,什么是乐的义。佛说,阿难,乐是令定的义,有乐的人便可以得到定。阿难问,世尊,什么是定。佛说,阿难,定可以令见真实,知道如真实的意。有定的人便可以得到如真实,知道真如。阿难说,世尊,什么是见如实,知如真。佛说,阿难,见如实,知如真是令厌的义。见如实,知如真的人便可以得到厌。阿难说,世尊,什么是厌的义。佛说,阿难,厌者令无欲。有厌的人便可以得到无欲。阿难说,世尊,什么是无欲的义。佛说,无欲可以令解脱,无欲的人便可以得到解脱一切淫、怒、痴。佛说,阿难,众生因为持戒可以得到不悔,因为不悔便可以得到欢悦,因为欢悦便可以得到喜,因为喜便可以得到止,因为止便可以得到定,因为定便可以得到见法如实,知道真如,因为见法如实,知道真如便可以得到厌,因为厌得到无欲,因为无欲便得到解脱,因为解脱便知道自己已经解脱,我生已经尽,梵行已经立,所作已经办,不更受后有,知道真实如真。佛说,阿难,这个就是法法相利益,法法相互为因,这样戒可以趣向于第一,度自己到出轮回的彼岸。。。。佛说,阿难,持戒的人不应该想,令我不悔。法性自然,持戒的人便得到不悔。佛说,阿难有不悔的人不应该想,令我欢悦,但依法性自然,有不悔的人,便可以得到欢悦。佛说,阿难,有欢悦的人不应该想,令我喜。但依法自然,有喜的人便得到喜。佛说,阿难,有喜的人不应该想,令我止,但依法自然,有喜的人便得到止身。佛说,阿难,有止的人不要想,令我乐。但依法自然,有止的人便可以得到觉乐。有觉乐的人不应该想,令我定,但依法自然,觉乐的人便可以得到定心。有定的人不应该想,令我见如实,知道如真,但依法自然,便可以得到见如实,知道如真。有见如实,知道如真的人,不应该想,令我厌,但依法自然,便可以得到厌。有厌的人不应该想,令我得到无欲,但依法自然,便可以得到无欲。有无欲的人,不应该想,令我解脱,但依法自然,便可以得到解脱,解脱一切淫、怒、痴。到达出离轮回的彼岸。。。。。有一次世尊对比丘众说,如果比丘多忘没有正智慧,便会害自己的正念正智慧。如果没有正念,没有正智慧,便会害自己不能护持诸根,不能护持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如果没有解脱,便会害自己不能涅槃。如果比丘不会多忘有正智慧,便可以修习正念,正智慧。如果有正念正智慧,便可以修习护持自己的诸根,护持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如果解脱便可以修习涅槃。佛说,如果比丘没有惭愧心,便会害自己爱恭敬。如果自己没有爱恭敬,便会害自己的信心。如果没有信心,便害自己的正思维。如果自己没有正思维,便害自己没有正念正智慧。如果自己没有正念正智慧,便害自己不能护持诸根,害自己不能护持戒、不悔、欢喜、乐、定、见如实,知真如、厌、无欲、解脱。如果没有解脱,便害自己的涅槃。如果比丘有惭愧,便会修习爱恭敬,如果有爱恭敬,便会修习信,如果有信,便会修习正思维,如果有正思维,便会修习正念正智慧,如果有正念正智慧,便会修习护持自己的诸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