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九章,自利利他(第1/2页)  心经的故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佛说,善男子,如果菩萨应该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如果菩萨只求利益自己,就是下品修行者。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修行人于自己的法财心生贪着,所以不能利益自己不能利益他人。佛说,修行者如果令他人受苦恼,自己受安乐,这样的菩萨不能利益他人。如果修行人自己不修行布施、戒、多闻,虽然你教导他人修行这些,也能利益他人,但是不利益自己。如果修行人自己具足信等五根,然后教导他人,这就是菩萨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佛说,善男子,利益有二种,1,现在世的利益,2,后世的利益。佛说,菩萨若作现在的利益,不名为实义菩萨。菩萨如果作后世的利益,则能够现在世和后世都利益。佛说,善男子,乐有二种,1,是世间的快乐,2,是出世间的快乐。福德也是这样,菩萨如果可以自己具足这二种快乐,这二种福德,就是菩萨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佛说,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果具足这一法,就可以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就是菩萨的不放逸。还有二种法,可以使菩萨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1,多闻,2,思维。还有三种法,可以使菩萨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1,怜悯众生,2,勤心精进,3,具足念心。还有四种法,可以使菩萨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就是菩萨的四威仪。还有五种法,可以使菩萨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1,信根,2,持戒,3,多闻,4,布施,5,智慧。还有六种法,可以使菩萨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就是六念处。还有七种法,可以使菩萨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就是坏自己的七慢。佛说,善男子,如果沙门、婆罗门、长者、男女、或者大众,他们有过失,菩萨看见以后,先随顺他们的意,然后再为他们说法,令他们得到调服。如果菩萨不能先随顺他们的意,便为他们说法,就是下品菩萨。佛说,菩萨有二种,1,乐意亲近善友,2,不乐意亲近善友。乐意亲近善友的菩萨,可以自利也利他。不乐意亲近善友的菩萨不能自利利他。佛说,善男子,乐意亲近善友的人有二种,1,乐意供养善友,2,不乐意供养善友。乐意供养善友的人,可以自利也利他。不能供养善友的人不能自利利他。佛说,乐意供养善友的人有二种,1,能够听法,2,不能听法。佛说,能够至心听法的人可以自利也利他,不能至心听法的人,不能自利利他。佛说,至心听法的人有二种,1,能问法,2,不能问法。能够问法的人,能够自利也利他。不能问法的人,不能自利利他。佛说,可以问法的人有二种,1,至心受持法,2,不能受持法。佛说,可以至心受持法的人,可以自利利他。不能至心受持法的人,不能自利利他。至心受持法的人有二种,1,能够思维,2,不能够思维。能够思维的人,能够自利利他。不能思维的人不能自利利他。能够思维的人有二种,1,能够解法的义,2,不能解法的义。能够解法义的人,能够自利利他。不能解法义的人,不能自利利他。解法义的人有二种,1,如法而住,2,不能如法而住。能够如法而住的人,能够自利利他。不能如法而住的人,不能自利利他。佛说,如法而住的人有二种,1,具足八种智慧,2,不能具足八种智慧。什么是八种智慧,1,法智慧,2,法义智慧,3,时智慧,4,知足智慧,5,自他智慧,6,众智慧,7,根智慧,8,上下智慧。佛说,如果菩萨具足这八种智慧,他凡是有所说法,都有十六种事,1,时说法,2,至心说法,3,次第说法,4,和合说法,5,随义说法,6,喜乐说法,7,随意说法,8,不轻视众生说法,9,不呵责众生说法,10,如法说法,11,自利利他说法,12,不散乱说法,13,合义说法,14,真正说法,15,说法不生骄慢,16,说法不求世间果报。佛说,这样的人也能够从他人哪里听闻法,。他们从他人哪里听法具有十六种事,1,时听法,2,乐听法,3,至心听法,4,恭敬听法,5,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