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想来是默许了这样的事。虽然这事儿在很多人看来兴许不那么体面,但好歹也是谋生的一种方式,你们说是不是?”
肖继红人不错,吴超英虽然寡言少语,却也不惹人厌,两人都是初中文凭,虽然这些年都有翻阅课本,但毕业没正儿八经上过高中,想要考上大学并不容易。
他这话意在提醒两人,回城后如果真没事情做,挑卖东西不失为一种营生的手段。
不过,这个年代的人还特别瞧不上那些私下里卖
东西的人,他言尽于此,两人将来能不能抹开面子那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说完这些话,天色也晚了,大家一起收拾完毕,便各自回房休息。
回房后,向阳把钢笔送给赵国强,“给你的上大学礼物,祝贺你前程似锦。”
赵国强收下钢笔,郑重道过谢后,他问起向阳关于考大学的打算,“明年高考你打算报哪所学校?学什么专业?”
“打算考羊城那边的大学,专业的话大概率是报跟经济有关的。”上辈子的李芬芳是中山大学毕业的,这辈子不出意外她应该也是报这所大学,那作为她的追求者,自然是跟她步调一致了。
再者,上辈子他就是鹏城白手起家的,这辈子虽然走的路不一样,但他希望自己还是在那个地方。虽然这个地方如今还是个小渔村,但趁着改革的春风,借由政策的扶持,这边将是全国发展最快的地方。
在这样的地方,随处都有机会,只要把握对了时机,又有上辈子的经验,他一定能在这个地方闯出比上辈子更大的名堂来。
经济一词在这个年代还很是陌生,赵国强完全没想到向阳竟然想学这种陌生的学科,“我以为你真的改变了,没想到还是跟以前一样偏爱这种新鲜的事情。”
以前的向阳之所以会被人觉得不误正业,跟他偏爱新鲜事物有关,所谓的新鲜事物意即大众还没完全接受的事物。
“咱们的国家即将进入新时代,不出意外你口中的新鲜事物将很快受到重视。”
这会儿的生产大队的粮食是按照人口分的,俗称口粮。以人头分粮,是保证人人有饭吃。生产大队每年都要交售爱国粮,所得的钱扣除生产资料添置和花费添置后,余下的分给生产大队的社员们。
分配的依据就是当年的公分,由于每个人的公分不一样,工分高的人能得到劳动分红,工分不够的人就得交口粮钱。
意思就是虽然向阳还领着大队的口粮,但因为他在学校教书,能得到的工分有限,不足抵他领的口粮,到年底需要补钱给大队。
也就是说,他没上工对大队而言,没任何损失。
所以对他寒假要给学生们补习的事儿,大队部的干部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倒是昨儿个牛车上那些个指望向阳给自家孩子补习英语的人,得知他这趟走后要到除夕前两天才回来,心里头有些想法。
不过不说这些人占少部分,就是这些人家的孩子听说要他们寒假继续学习都没几个愿意,自然改变不了向阳寒假期间当补习老师的事情。
大队这边没意见,向阳就收拾东西再次回了学校。
得知他能给孩子们补习,吕校长征询了留下来学习的这些人,除了英语还有没有其他科目需要老师额外给补习的。征询的结果是孩子们希望在年前补习这半个月时间里,各科老师能抽出两天的时间过来帮他们答疑解惑一番。
作为老师最乐见的,自然是孩子们都喜欢学习,爱好学习。
所以对孩子们的要求,各学科的老师都欣然应允。
就这样向阳跟高二年级大部分学生,一起开启了寒假补课的模式。
早上的时候,他先各自给每个班级上一节的语法课,剩下的时间让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