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
而在明末,冶铁技术经过两千年的发展,已经相当优秀,甚至是世界第一了。
欧洲要到60年后的1740年,才发明坩埚炼钢,从而超越中国。
以现在东宁的技术制造的铁模,以及其翻铸出来的铁器,性能相当优秀。
特别是铁模可以重复使用成百上千次,产量极高,制造速度极快,泥模根本无法相比。
更重要的是,同一个铁模翻铸出来的铁制器具,产品性能非常稳定,是完全标准化的,初始误差极低,在1公厘以下,
只要稍微打磨处理一下,有时甚至不需处理,便已经足以作为复杂机械的零件了。
而用传统方式的熟手工匠手工锻造标准化零件自然也可以,但这就需要大量的工匠,消耗极多的工时,人工成本将会相当高。
因此在当初木制齿轮不堪使用的时候,郑锦就用这个方法,
先用木头刻制各种精密机械零件,翻成砂模,再翻成铁模,然后让工匠在短时间内大量制造了生铁的齿轮、齿盘、滑轮、螺杆、螺丝螺母等零件,从而保证了机械的顺利生产。
所以铁模铸造法的发明,对东宁等地的建设影响极其深远。
在能生产出精良的各种零部件后,水力冲压机与锤锻机,以及各种车床与机床才实现了性能上的提升,制造出来的火炮性能自然也有了大幅改善。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在军械领域也是一样的。
最近郑锦待在东宁铸炮厂,却是专门与工匠师傅一起解决了火炮身管的强化问题,
基本原理就是在炮管制造的时候,用各种手段给予炮管一个由外向内的预应力,
这就可以抵消部份炮弹发射时爆压产生的向外压力,减低炸膛的风险,也有利于大幅延长炮管寿命,
此外,这样一来炮管壁就不用做的那么厚,可以用较薄的炮管获得同样的膛压耐力,因此便可以大幅降低火炮重量,一般来说,降幅可达到20~50%之多。
靠着前述的多铸后装线膛炮、身管加强、火炮加固降价技术,以及焦煤炼铁等技术的结合,使东宁火炮获得一个独特的,不可模仿的战略优势:
他的重量比欧洲同级火炮大幅降低,铸造成本也比大多数火炮低,威力上却没怎么削弱,
这就无形中让东宁铸炮获得了一个极大的战略优势,与敌争霸,优势不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吗?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