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7章:开发北海道(第2/4页)  重生明末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诏。将后世属于日本版图的北海道划入大明版图,新曾一个‘镇东省’。之所以取名‘镇东’,主要是朱由校希望把小日本永远镇压在岛国里,不让他们出来。

    现在小日本也正好在闭关锁国,让他们继续闭关锁国吧!

    镇东省并不是只有北海道一个岛,同时朱由校也将后世的库页岛规划到了镇东省的行政区域。

    并且在天启四年春。任命了高邦佐为镇东省总督,前往镇东省构建行政,并管辖军事。

    镇东省现在还是寒苦之地,这个任命看上去有点像是流放一般。不过朱由校在高邦佐上任之前,召见高邦佐谈了许久。高邦佐知道了皇帝对镇东省的重视,于是欣然前往。

    即便是寒苦之地,也是封疆大吏,俸禄还被朱由校提了一半,也不算委屈了。

    两万名生产兵团的新兵在开春之后便上了一支两百多艘商船组成的庞大船队,浩浩荡荡的出海了。他们将前往新增的镇东省开辟牧场和农场,不过主要以牧场为主。

    船队除了运人,还运去了大量的生产物资。

    实际上以帆船的速度,往来镇东省也不需要很长时间,不用十天就能到达。如果是逆风的话会慢一些,顶多也就是半个月。

    中国传统帆船船型,在载人方面还是比较舒适的,上面有船楼,移民过程中克服一下晕船就可以了,可以在船上安排一名医师跟随。

    中途还可以停靠到朝鲜港口进行补给,也可以去日本港口补给,不过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去日本港口的。如果紧急情况,也还是能去。毕竟日本现在和大明也是贸易关系,要求停靠补给问题不大。而且地方的大名估计会比较欢迎,他们现在很想和大明通商,只不过德川幕府不同意罢了。

    船队很顺利的就到达了镇东省南岛(北海道),在海军建立的据点中,此时已经有两百多名最早的移民已经在这里定居下来了,食物方面很好解决,因为海里有很多鱼。这第一批移民都是渔民,他们移民到这里,获得了朝廷发放给他们的免费渔船、渔网等生产工具。

    到南岛的时候,高邦佐发现据点里除了有大明移民来的渔民。海军陆战队还抓了上千名虾夷奴隶,并且已经教会了这些土著奴隶一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生产技能,正在完善据点建设。

    “我们要更多的包身工,继续抓捕。人手不够的话,从生产兵团里调。”高邦佐十分肯定这种行为,因为这种行为就是皇帝搞出来的,而且还对奴隶这个词汇进行了修饰,用包身工来称呼这些奴隶。

    什么样的社会文明层次。决定了什么样的统治方式。用奴隶本身没什么不妥的,因为这些土著如果不把他们当奴隶用,他们根本无法融入进来。

    首先是语言不通,其次是没有先进的生产技能。如果用封建社会的统治方式去统治这些还处于比较原始状态的土著,那么这些土著不仅无法贡献生产价值,还会成为动乱的因素。

    镇东省这里的土著和台湾又有不同,台湾土著长期和汉人接触,用封建社会的模式去建立统治还是可行的。而镇东省的虾夷人,却是只能用奴隶的模式去形成统治。

    对于这些土著来说,当奴隶也没什么不好的。这让他们可以实现温饱。要让奴隶能创造更多的效益,自然要让他们吃饱,并且尽量让他们更健康。所以只要肯干活,也不用吃皮鞭。

    而且还会给他们那排婚姻,抓到女土著给他们配对上,然后可以生小奴隶。实际上就和大明那些签了卖身契的包身工是一样一样的,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所以朱由校将对奴隶的称呼变成了‘包身工’。

    并且还制定出了规则,如果这些包身工产生了独立意识,想要自己独立出去。也可以自己工作赎身。

    赚不钱赎身就继续当包身工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