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说,“此事须党中央拿意见,我即给延安拍电报,请示中央,你稍住几天”。
林伯渠给延安电报的大意是,仲甫等已出狱,愿意回到党的领导下工作。
弟意中央为集中整个力量着眼,可联合他们回党工作。
七贤庄以前是外国人经营的旅馆,有几座西式庭院,又宽敞又安静,罗汉便和李侠公住了下来,等候延安回电。
当晚,刚从太原来陕的王若飞来看罗汉,他说:“因延安有事甚忙,否则可随同南下去晤独秀一次。
王若飞在“六大”上提名陈独秀为中央委员,被否决。
大会后,留在莫斯科任中国农会驻农民国际代表。
1931年回国,被guó mín dǎng逮捕,几乎和陈独秀同时放出,此时任陕甘宁边区宣传部长。
9月10日,接到林伯渠电报后,máo zé dōng和张闻天商量,给林伯渠发了一个电报,提出陈独秀回党工作的3个条件:1.公开放弃并坚决反对托派的全部理论和行动。
并公开声明同托派组织脱离关系,承认自己过去加入托派之错误。
2.公开表示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3.在实际行动中表示这种拥护的诚意。
见到中共中央电报后,罗汉打道回宁。
到南京后,才知道陈独秀去了武汉。
在傅家岗,罗汉见到了博古、叶剑英。
他们告诉罗汉,陈独秀去武汉前,和叶剑英、博古谈过一次话,以后又和叶剑英单独谈过一次,表示赞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博古说:“本想和陈独秀谈一次,但因为自己党龄太浅,与独秀个人没有私人接触,恐难于谈出任何具体结果。
如果由润之来谈也不适宜,因为他们两人的个xìng都很强,都有闹翻的危险。
不如候周恩来南下后,约他一同去谈,成绩或者会圆满些。
且不久必武会回武汉,他自然和独秀先行jiāo换意见。
博古30来岁,自1931年6月向忠发被捕至遵义会议,任中共中央总负责。
听了罗汉的前后叙述,陈独秀又看了看中共中央的“三项条件”,说:“前一条我已声明同托派组织脱离关系。
说着,陈独秀找出一份手稿,上面写到:“陈独秀,字仲甫,亦号实庵,安徽怀宁人。
回延安的三个条件(2)
中国有无托派我不知道,我不是托派。
”陈独秀曾请包惠僧将声明jiāo《中央日报》总编辑程苍波,他答应帮忙,但没有刊登。
武汉抗日演讲(1)
1937年10月2日初的一天,华中大学学生会的许俊千和同学焦传统找到陈独秀住的四合院,穿着旗袍的潘兰珍开了门,问:“找谁?”
许俊千说:“要见陈独秀先生。
说着,将同学会的邀请信递了上去。
潘兰珍看了说:“呵,你们是大学生。
说着,请客人到天井旁边一简陋的书房等候。
一会儿,陈独秀来了。
许俊千和焦传统起来向陈独秀鞠躬。
陈独秀笑嘻嘻的,伸手让坐。
陈独秀头发灰白,背有点驼,一口安庆地方话。
声音也不大洪亮,但态度谦和。
许俊千道出了来意后,陈独秀低头沉思了一下,点头答应了。
因为离学校只有几百米,约定了演讲的日期后,客人告辞出门。
10月6日早晨,许俊千和焦传统到了陈独秀家,陈独秀穿了新的绿色长袍、布鞋。
潘兰珍整理了一下陈独秀的衣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