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无锡别皇甫,偈语万年交.(第9/10页)  漉水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陆羽知道此乃仙女馈赠之物,于是不动声色。只由着皎然和皇甫冉满地寻找,自己则取下宝剑,寻了棵上好的竹子,神思独运,很是迅速地将那想好的水囊给做了出来。

    陆羽瞅着做好点竹篾水囊,笑眯眯地拿到还在找寻腰间物的两位哥哥面前,道:“皎然兄,皇甫兄,你们看看,可是这个。哈哈哈!”

    皎然和皇甫冉凑过来一看,不仅都哈哈大笑了起来。皇甫冉看着陆羽新创的竹篾水囊道:“没想到鸿渐弟不仅茶煮的好,这篾匠的手艺也很是了得啊。古有庖丁解牛,今有茶佛修竹,都是一般的神来之笔啊!有了它,又何必再去亵渎那月宫神仙之物,那水罗不见了就不见了吧!我辈可以开怀畅饮这天下神泉了!但愿那仙家水罗通灵,可以早日回到它主人的身边才好。”

    皎然听皇甫冉这样说,陆羽却坏坏地瞧着他笑而不语,于是打了个禅话,道:“来是缘,去又何尝不是缘!南无阿弥陀佛!”

    陆羽见皎然大师如此说,知道大师暗示自己天机不可泄露,于是不再言语。飘身前往惠山寺里寻了几件烹茶用具,拉着皇甫冉一起就泉眼旁的石椅上煮起茶来。茶好了,举杯敬过天地我佛人神,龙宫王族等,方才与皎然皇甫冉席地而坐,品茶论道。

    陆羽道:“平生游历二十载,品水无数,还未曾发现有出其右者也,此泉实乃天下一绝毫不为过。若硬要说能与其并肩者,估计也只有传说中的那“三窟并发,泉眼上奋,水涌若轮,声如隐雷,经年恒温”的幽泉趵突了,只可惜千百年来无人觅得其真迹!自商汤夜梦渴饮,文王初遇子牙时林间偶现,从此再无人有缘与其相见了。”

    皇甫冉道:“若真如鸿渐所言,那趵“突莫”非乃天外之物,非我等人间庶子有福可享,说不得兴许不喝它才好呢!还是这二泉来得好,来得妙!哈哈哈哈!”

    皎然大师听陆羽和皇甫冉这般说,于是笑道:“世人都爱争第一,却不知第一太孤高,高处不胜寒啊!只有退路,不明前程!还是第二好,可进可退,可生万物。南无阿弥陀佛!”

    品得高兴,又见陆羽新编织的玩意儿挺有趣,而且也救了不少生命,更是了却了我佛千百年来品茶最大的难处,皎然不免脱口而出道:“香囊峰乐载水行,人间灵液遇圣显,佛门自此皈依澄!”

    话说陆羽、皇甫冉和诗僧皎然三人意气相投,于惠山寺草庐挑灯彻夜长谈了好些时日,流连忘返,一般的其乐融融。皇甫冉知道陆羽和皎然都一般地喜欢茶道文化,于是便建议他二人相约共同致力于茶道文化的发展推广,以利益千秋万代。陆、皎两人议定同回湖州妙喜寺结庐共商细节,就要与皇甫冉辞别。皇甫冉送至太湖之滨,依依不舍,与两位好友高僧挥泪道别,直到陆羽皎然的船远去,由点变线,最后消失在了茫茫然水平线下,方才无可奈何地回到了衙门。

    百无聊赖间,随口吟道:“行随新树深,梦隔重江远。迢递风日间,苍茫洲渚晚。”反反复复念了好多遍,深觉无趣,便索然无味地和衣躺下,迷迷糊糊地睡了不提。

    只说陆羽和皎然师兄弟俩一路上谈笑风生,这一日来到了一个去处,虽然一般的太湖之滨,却草木不生,水迹难寻,只一片的热气腾腾地荒山卵石,古道落寞,黑鸦玩石,巨蛇隐匿,炽热难当。

    皎然和陆羽寻了几日,不见一户人家,看看天色将晚,又饿又困,水米未进,连片树叶也未曾见得,就别说其他了。要想睡会都难,那石块古怪得紧,通体火热,陆羽和皎然四目相顾,不知如何是好。

    陆羽搀扶着皎然,脚底冒泡,跌跌撞撞一步一回,艰难前行。好不容易来到一块相对较大的石块前,背阴面热气稍弱,两人挪动脚步,挨了过去。

    只见石块上十六个大字,写道:“僧道相伴,共享荼业,流芳千古。此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