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暄夫妇到达阜新不久,杜聿明命令韩梅村到凌源驻防。
命令来的突然,韩梅村感觉杜聿明对他起了疑心,也许皮排长已经告密。情况紧急,他命人把邓洪和周太暄请来商量计策。
韩梅村一家住在一栋日式二层小楼,进门左手边是客厅,客厅朝南有一个花台,花台上摆满了兰花,花台前有一张单人沙发,西面还有一扇窗户,窗下有一张长沙发。韩梅村身着少将军服站在花台前,手扶沙发望着窗外,神情异常严峻。
见邓洪和周太暄进来,韩梅村露出一丝笑意,指着长沙发说:“请坐吧!”
邓洪和周太暄在沙发上坐下。
邓洪问:“韩司令,出了什么事情?”
“我刚才接到杜聿明的命令,让我调防凌源。”
“杜聿明是不是发觉了什么?是不是皮排长泄了密?”邓洪有些紧张。
“有可能。”韩梅村点点头。
“那就当机立断,立刻起义!”邓洪握紧了拳头。
韩梅村没有回答,他看着周太暄:“你怎么看?”
周太暄沉思片刻:“我看现在不具备起义的条件。”
“哦?”韩梅村剑眉往上一挑,等待周太暄说下去。
“韩司令的保安三支队只有三个团,而目前阜新驻扎有国民党93军20师师部和一个团c暂编51师师部和一个团,敌我势均力敌;第二,我们掌握的这三个团,能否都服从起义还是个未知数;第三,一旦打起来,周围的国民党部队会立刻包围过来,我们内外受敌,起义很可能遭到不测。孙子云,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嗯,那你说下一步我们怎么办?”韩梅村不动声色地问。
周太暄点上一支烟,深深地吸了几口。
“我看目前还没有暴露,我们周围国民党部队数十倍于我,杜聿明如果想干掉我们,他完全可以随时动手,没有必要费这么大周折。我们现先稳住阵脚,按照命令将部队移防凌源,然后再寻找民主联军,争取他们配合起义。”
韩梅村微微点头,转向邓洪问:“你看如何?”
“我同意周太暄的意见,不过,凌源一带国共部队胶着,以我上次与17旅接头经验,到凌源后和民主联军联络一定更加困难,我认为还是继续与17旅联系,然后再做定夺。”
韩梅村邹起眉头:“来不及了,命令让我部即刻开拔,我如拖延恐怕引起怀疑,授人以口实。”
周太暄:“韩司令,既然如此,就不要犹豫了,先去凌源,再找民主联军!”
韩梅村看着邓洪说:“我看这样也好,到凌源后你和周太暄一同去寻找民主联军,遇到问题你们两个也好商量。”
邓洪面露难色:“韩司令,我可能不能随部队行动。”
“为什么?”韩梅村一愣。
“我老婆要从湖南过来,我要在这里等她。”说完,邓洪的脸都憋红了。
听了邓洪的话,韩梅村没有吭声,他转过身子,眼睛望着窗外。韩梅村觉得邓洪是在找借口,他老婆能从几千里之外找到阜新,阜新到凌源就这么几百里路就找不到?军情如此紧急,怎么能因为等老婆而置起义于不顾?如果邓洪不去,起义的事就只有靠周太暄了,他行吗?想到这里,韩梅村回头看了一眼周太暄。
此时周太暄也颇感意外,他刚到不久,对东北的环境还不适应,特别是对韩梅村还不太了解,此人黄埔三期,国名党少将,杜聿明的亲信,他的老部队52军195师c2师就在凌源附近,目前国民党的势力明显比共产党强大,他还带着太太和七个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他真的会起义吗?看来这个问题邓洪也吃不准,不然他为什么临阵畏惧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