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第5/6页)  残阳绝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两个人都饿了,面很快吃完了,他们又各要了一碗。吃完晚饭,小两口回旅店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周太暄就出门了,他身着中山装,头戴礼帽,礼帽压得很低。来到梅园新村三十五号附近,周太暄发现四周有可疑人影,白天进去肯定会引起国民党特务注意,他决定傍晚再来。

    大约晚上五点钟左右,冬天的南京已经昏暗,这是下班放学的时间,路上的人多起来了,昏暗中的人们行色匆匆。周太暄混在行人中,快速地往梅园新村三十五号走去,那是一个青砖二层楼,走到三十五号拱形门口,他一转身,闪了进去。

    周太暄刚进门口,背后就传来了一声低沉的喝问:“不许动,干什么的。”周太暄侧目瞥见自己左右各有两个高大的身影,应该是警卫,他们右手端在腰间,手应该握着枪。

    周太暄低声回答:“我是从湖南来的,有一封信要交给董必武同志。”

    说着周太暄把胡里写给董必武的信递给一个警卫。

    警卫接过信,说了声:“你不要动,在这里等着。”说着他快步走上楼去。周太暄可以感到另一个警卫仍在死死地盯着他。

    很快,楼上传来一阵脚步声,从楼上下来一高一矮两个人。走到楼梯口,矮个子停下来,低声对周太暄说:“同志,请上来吧。”

    周太暄过去和那人握了手,随他往楼上走去。

    来到二楼,那人把周太暄带到一个小房间,屋子里摆了一张单人床,窗前有一张办公桌,一把椅子。那人让周太暄坐在椅子上,自己坐在床边。

    他自我介绍说:“我是董必武同志的秘书,董必武同志已经回延安了,南京办事处很快都会撤离。现在我们南京办事处与冀察热辽的通讯已经中断,我们会设法通过香港把你们去东北的消息通知冀察热辽中央分局。”

    周太暄特别想知道东北国共战况,董必武秘书告诉他:“东北的形势非常严峻,我的东北民主联军在四平与国民党军队苦战两个月,最后被迫进行战略性撤退。目前东北两党军队呈相持状况,我们党的战略重心已经作了调整,暂时放弃与国民党争夺大城市,重点放到农村,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你们如果能够争取韩梅村部起义,对东北,乃至全国的解放战争都有积极影响。韩梅村部镇守阜新凌源一线,对我冀察热辽中央分局所在地赤峰威胁很大,如果韩梅村部起义,就如同在敌人心脏插上了一把刀子。韩梅村部起义不仅有军事意义,还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目前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韩梅村作为杜聿明的同学c亲信c抗战名将,如果起义,这对国民党将领的心理会产生重大影响。”

    周太暄说:“请转告组织,我们此去,必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牺牲也在所不惜,坚决促成韩梅村部起义。”

    天色已晚,周太暄起身告辞。

    董必武秘书对周太暄说:“外面有特务,我派车送你。”

    周太暄正担心如何摆脱特务跟踪,听说有车送,他放心了。果然,送周太暄的车一出胡同,就有特务的车跟在后面,司机非常有经验,转过几个小胡同,在一个街角把周太暄放下,后面跟踪的车没有发现他的行踪。

    周太暄夫妇离开了南京,乘火车赶到上海。他们先到码头,买去天津的船票。由于内战,船票非常紧张,只剩下船底层的筒子仓,卖票的说下一班船三四等仓位都有,问周太暄是否买下一班船票。周太暄想着自己的任务,不假思索地说:“就买这一班船的票,筒子仓也可以。”

    船要等到第二天才开,周太暄和陶杏生在百乐门附近找了一家旅馆住下,接着到南京路买了些穿的用的,最后找了一家小饭馆,点了几个上海菜,又要了一壶老酒,二人在上海度过了美好的一晚。

    第二天,周太暄夫妇上船。这是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