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第4/5页)  残阳绝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事,而是反对救亡的一些人,在开会宣传抗日的时候冲进会场打人,阻止开会。这件事情你要好好斟酌。如果真要开除大批,还逮捕人,事情就闹大了。抗日救亡是全国人民的大事。现在日寇逼近重庆,如果不许救亡,那全国人民只有做亡国奴了。”

    夏开权说:“ 训导处说这些有党嫌疑。”

    刘寿祺说:“ 这种说法恐怕不妥。如果这样说,岂不是在宣传党积极抗日救亡?现在人民不分哪个党c哪个派,不论男女老少,都要求抗日救亡,能说他们都有党嫌疑?这样的事情,决不能用大批开除c逮捕人的办法压制。”

    夏开权深知训导处那帮人不好惹,心中犹豫。

    刘寿祺紧接着说:“ 如果训导处硬要采取这种办法,我看只能是火上加油,把事情扩大。你是朱经农教育长的幕僚长,要仔细权衡一下,向经农说明利弊。五四以来,有多少次爱国运动,哪一次用开除逮捕的办法能解决问题?经农以前在教育界和大学里做事多年,是个有名的学者,现在来到号称最高学府的中央大学,如果压制爱国,就会把以前的声誉丢掉。我觉得太不值得。”

    夏开权沉思片刻,拔腿去找朱经农,向他晓以利害。

    朱经农觉得夏开权说得有理,但他犹豫不决:“这个训导长坚持己见,我也不好跟他硬顶,你知道他的后台。”

    夏开权出了一个主意:“我看不如搞个妥协,大批开除之议作罢,把逮捕三人,改为二人开除,一人准予转学。如此可以将大事化小。”

    朱经农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把这个办法传达给训导长。训导长虽然不满意,但教育长做的决定他也只好服从了。

    不久特务又向训导处告密,说穆广仁在救亡会中很活跃,现在又在教师中鼓动看《新华日报》,值得注意。

    夏开权知道了这件事情,来找刘寿祺商量。刘寿祺说:“ 这情况问穆广仁的同班同学陶蒲生就可以明白。”

    夏开权说:“这个陶蒲生我知道,听说她本人也是个激进分子。”

    “陶蒲生是我最得意的,在湖南时,你对她也是了解的。到中大后她常来我们秘书室,帮我们抄写文稿,谈些学习上的事情,她不该有什么问题吧?再说《新华日报》是政府批准公开发行的,中央大学是全国的最高学府,又不是幼儿园c小学校,教授们学贯中西,经历丰富,怎么会受一二年级的鼓动?这样的话如果给那些大教授们听到了,提出质问,训导处是吃不消的。如果训导处对穆广仁c陶蒲生有什么怀疑,我向你和经公(朱经农)担保,我完全负责。” 看夏开权还是担心,刘寿祺说:“ 我们都当过,对的爱国思想和行动,应该可以理解。经公地位不同,这样的事情他最好不必多管。笑话闹到他身上去,对他也不大好吧。”

    不久,特务又密报训导处,说教育系罗炳权等办了个民众夜校,还在那里宣传抗日救国,看来是党的活动,报告请求训导处查封夜校。

    刘寿祺又去找夏开权:“ 训导处又要闹笑话了。教育系办民众夜校,这就是实习,是培养对教育的兴趣和专业思想c技能。不仅不应当查禁,还应大大鼓励和提倡。我是学师范的,在长沙市读书的时候就办过平民补习学校,讲授文化知识,宣传爱国思想。那时候,在张敬尧那样的反动军阀统治之下,能办平民补习学校,没有被查封,为什么今天在国民政府之下却不能办,要查封呢?”

    夏开权眯着眼睛看着刘寿祺,脸上露出一丝怪笑:“寿祺兄,你也要小心呀,你这样积极为激进说话,当心当局把你也当成嫌疑。”

    夏开权的话把刘寿祺惊出一身冷汗,他强装镇定:“开权兄千万莫开这种玩笑,真要被当局冤枉,保不准小弟还要拉开权兄做个垫背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