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第3/5页)  残阳绝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成治平与彭卓夫不是很熟。汤珍个性比较强,很难与人相处。同学们喜欢你,也需要你。”

    彭梅憋着嘴,嗔怒着瞪了周太暄一眼:“我知道你就是想赶我走。”

    周太暄看着彭梅,目光又变得深邃,这是彭梅非常熟悉的目光,每次遇到这道目光,彭梅仿佛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她不可抗拒地追随。

    周太暄点上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微微抬起头,把烟雾慢慢地吐向空中。停了一会儿,他语气坚定地说:“彭梅同志,现在不是感情用事的时候。你我都是党员,我们从事着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事业。为了这个伟大的事业,任何个人利益c个人感情都可以牺牲。我们这二十几个人是一支重要的革命力量,为了保住这支力量,我们必须尽最大的努力。我们四个人留下来,是为了建立和东江纵队的联系,你带同学们回去,是为了保住这支队伍。这是我们的任务,我们必须完成好自己的任务。”

    彭梅的神情随着周太暄也变得严峻起来,她望着周太暄,不断地点头,最后她坚定地说:“老师,你放心吧,我一定完成你交给我的任务。”

    望着彭梅严肃的样子,周太暄欣慰地笑了,他深情地对彭梅说:“彭梅,我相信你,等着我们!”

    1943年,刘寿祺到重庆,任中央大学秘书长的秘书。红岩村办事处的指示刘寿祺,长期潜伏,积极开展党的地下活动。陶蒲生随即赶往重庆,并考入中央大学。陶蒲生很快成为刘寿祺的得力助手,与的联系主要让她出面。

    一天晚上,刘寿祺把陶蒲生叫到宿舍吃晚饭。他炒了一小盘肉丝小盘鸡蛋小盘青菜。看着桌上的菜,陶蒲生开玩笑道:“老师,你做的菜都很秀气。”

    刘寿祺扶了扶近视镜,一本正经地说:“吃饭要讲究营养,肉c蛋c青菜都要吃一点,但不要多,饭吃七八分饱才健康。”

    “这岂不要天天挨饿?”陶蒲生开玩笑。

    “不会的,吃多少是个习惯,你把胃口撑得很大,饭量自然大,如果你顿顿适量,胃口慢慢的也会变得小起来。”

    陶蒲生吐了吐舌头。

    刘寿祺问陶蒲生:“们目前有什么动向?”

    “们抗日的热情很高,很多同学都想弃学从军。”

    刘寿祺端着饭碗,边吃边说:“要把的热忱从单纯的抗日救国,引向为争取政治民主而斗争。的问题表面上是军事问题,实际上是政治制度问题。英美为什么那么发达,原因是他们的政治体制比我们先进,他们实行民主制,可以动员全体国民的积极性,我们是独裁统治,独裁统治是人民的敌人,人民不能发动,我们的抗日就难以胜利。”

    陶蒲生望着老师,敬佩得连连点头:“老师您说的太对了,最近同学们组织了一个学术组织,叫“明社”,那里有很多有头脑的青年。刘老师,我想邀请你去“明社”做讲座,就讲讲民主和抗战的关系。”

    刘寿祺想了想说:“可以。”

    那天晚上刘寿祺和陶蒲生师生二人谈了很久,从抗战谈到世界格局,从国家的命运谈到个人前途。他们俩有说不完的话,不知不觉就谈到了深夜。

    很快,中央大学校园内出现了民主墙,民主墙上登出了很多要民主不要独裁,只有民主宪政才能救的文章。民主墙前几乎天天聚满,他们不仅看,还抄写,还讨论,有的甚至在演讲。

    国民党当局很快察觉到中央大学的异常,训导长江某按照小特务在民主墙上抄录的救亡会发起人名单,决定开除一大批,逮捕为首的三人。训导处把他们的方案报送学校的教育长朱经农,朱犹豫未决。学校的秘书长夏开权也正在考虑如何处理。

    刘寿祺听说后,赶快找夏开权,他对夏开权说:“ 我亲眼看到,不是那些主张抗日救亡的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